您当前的位置: 张家口塞北新闻网 >> 

坊间热传:“鼠肉串”吃出流行性出血热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 作者: 杨连 薛丽媛 2014-06-19 15:01:03

  地点人物事件俱全?还是谣言!

  近日,微信圈、QQ空间等社交软件以及各大论坛贴吧等都流传着一条“12岁男孩误吃鼠肉烤串正在血透抢救”的消息。称“大辛庄村12岁男孩,突然鼻腔及消化道广泛出血,到市某医院就诊,追问病史发现患者曾吃过肉串,由于目前最常用鼠药的主要成分就是抗凝药,现高度怀疑患者吃了含有鼠药的老鼠肉。补充:毒物实验已经出了结果,为老鼠药,正在ICU做血透……”落款为高新区某小学校讯通。

  为尽快消除市民疑虑,记者先后与某医院及学校取得了联系。据医院相关人员回复称,他们也看到了上述信息,经落实,医院从未收治过以上所说患者,可以肯定地说,在本医院就诊信息是不存在的。那么,某学校校讯通发出的信息是否是真的呢?学校回复称,该学校校讯通并未发送过此条信息,此件事情和学校没有任何关系。

  吃鼠肉吃出流行性出血热?几无可能!

  其实,关于“吃老鼠肉串患得流行性出血热”的信息一个多月前就在坊间热传,只因此次传播的信息标明了具体的人和地点,“看起来很真实”,才导致大家猜疑。

  那么,市场上出售的羊肉及制品是否存在异常呢?记者先后采访了市农牧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相关人员均称我市的羊肉及制品从生产、流通至餐饮各环节上未发现异常,更未发现有用老鼠肉穿成的肉串。

  我市是否出现患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呢?记者又与市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取得联系,据称,前段时间我市确有几例患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但患病原因与是否吃过老鼠肉串没有必然联系,并且患者早已康复出院。

  “坊间传说的吃老鼠肉串致流行性出血热一说,发生几率很小。”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科长杨爱解释,‘吃老鼠肉串致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几个条件:带有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老鼠、被抓做成肉串、肉串没有烤熟、被抵抗力低的人食用,这一系列偶然事件同时发生,才有可能出现‘吃老鼠肉串致流行性出血热’这一结果,从几率上说应该是微乎其微。因此,不应相信传闻。

  据市地方病防治所有关人员介绍,我市目前只在极少区域有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鼠类。从传染人角度来说,必须在特定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发生几率同样很小。

  “三早一就三把关”防控流行性出血热

  “那么一般,如何正确防控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杨爱介绍,主要采取以科学防鼠灭鼠、预防接种出血热疫苗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治疗仍强调“三早、一就、三把关”,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处理,把好休克、少尿、出血关,合理使用液体疗法,注意生活和工作场所的防鼠灭鼠和饮食卫生,高危适龄人口要接种出血热疫苗,一旦误食鼠类污染的食物或被鼠类咬伤或抓伤,要及时清理伤口并及时接种出血热疫苗。

  杨爱在此提醒,流行性血热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是对热和干燥很敏感,50~60℃30分钟或者100℃1分钟左右就可以将其灭活,紫外线直接照射30分钟也可以将其灭活。家庭常用的来苏、新洁尔灭等消毒剂均可有效杀死病毒。所以针对这些生物学特性,市民采取相关预防措施,比如:入口食品和饮用水,在食用前煮熟煮透、居家环境保持清洁同时经常做些常规性消毒等措施,就可有效防止感染流行性出血热。

  -相关链接

  地毯式拉网检查确保餐饮食品安全

  为强化夏秋季餐饮服务环节安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夏秋季餐饮服务环节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将全面贯彻落实食物中毒防控工作,彻底消除餐饮服务环节重点区域、部位、环节突出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据介绍,排查整治重点内容涉及餐饮

  服务许可、加工场所及加工操作、从业人员卫生健康、餐厨废弃物管理等共八大类,并围绕餐饮服务单位食堂采购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是否严格索证索票;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有无过期、变质、腐烂食品,是否加工死因不明的水产品和畜禽,加工制作四季豆、豆浆食品是否烧熟煮透等逐项排查。 (记者 杨连 通讯员 薛丽媛)

关键词:出血热,流行性,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曹明
备案序号:冀ICP备08003586号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7*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