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马来顺 郑世繁通讯员王英军)雪沃千里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雪来到张北县德胜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执手嘘寒问暖,看年货、试炕温、炸年糕、算收支……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一个个饱含深情的举动,深深感动着德胜村的每一个村民。两年多来,德胜村牢记总书记嘱托,苦干实干创新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村脱贫出列,踏上了奔向全面小康的新征程——
一个贫困村的美丽蝶变
——来自张北县德胜村的调查报告
仲夏时节,骄阳当空。
张北县德胜村升腾着乔迁新居的喜悦——村民们赶在入伏前陆续搬进了崭新的独栋小楼,过上了“楼上楼下、宽带电话”的生活。
德胜新民居一角。记者郑世繁摄
德胜村由徐家村、马鞍架等6个自然村组成,2017年以前,是坝上地区最普通不过的贫困村,村里443户1176口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家家住的是土坯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猫冬时间超半年。
如今的这里,绿野铺大地、新居镶其中,“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又留得住乡愁”的乡村美景,深深烙在记者心底。
是什么办法,让德胜村脱胎换骨?是什么力量,让德胜村浴火重生?是什么精神,让德胜村接续奋进?
聚力破难题,精准拨“穷根”
7月11日,在村民柳春花的马铃薯大棚里,她正精心地“护理”着马铃薯微型薯。34个大棚,她忙而不乱。
现年56岁的柳春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以前的收入主要靠大田种植,“那时是靠天吃饭,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两个孩子又都考上了大学,家里因学返贫。”柳春花告诉记者。
柳春花精心“护理”马铃薯苗。记者郑世繁摄
“德胜村有耕地5500亩、草场7000亩、林地3900亩,人均耕地面积、草场面积、林地面积都不少,但就是不挣钱。全村的立档建卡贫困户占到了一半。”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说。
为什么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呢?
资源没有有效整合,产业没有立起来。
找到了“穷根”,就需要各方聚力破难题。
2017年2月底,在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德胜村近期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出炉,全村里有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纲领和产业规划。
全村铆足劲头向贫困宣战。
当年开春以后,他们按照行动计划,利用争取到的扶贫项目资金,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建起集中连片春秋大棚280个,产权归集体,每个未脱贫的贫困户免费领种一个,剩下的出租经营,并利用租金为无能力租种的贫困户发放补贴。
长势喜人的马铃薯。记者郑世繁摄
“刚开始,绝大多数村民都不敢领种,一是没有资金,二是没有技术,怕赔不起。”谈起当年领种情景,柳春花记忆犹新。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叶润兵带着班子成员跑县里市里,引进两家专业公司,负责提供瓶苗、免费技术服务等。党员刘桂荣不仅带头种,还把在外打工时学到的技术传授给大家,不管谁家遇到麻烦,打个电话就赶到,还帮村民解决销售的难题。
柳春花也承包3个大棚,当年就收获了32万粒马铃薯微型薯——破天荒地看到了不是按斤卖而是按粒卖的马铃薯,每粒0.3元,当年就收入7万多元。 2018年,柳春花又和张家口农科院合作,大棚发展到20个,今年又发展了14个。
两年来,尝到了新型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的村民甩开膀子不停干,建档立卡户许海成,种植大棚由3个发展到28个大棚;土专家徐景亭,凭借智慧、潜心钻研发明了穴盘点种机,帮村民们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今,全村280个大棚全部被领种,棚均纯收入2万多元,村集体收入达40万元,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000元,还让50多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和从事公益岗。
苦干实干创新干,集体收入超百万
“德胜村之变,最重要一点是实现了产业推动下村民思想的全面解放,激发出了‘不当贫困户,争做带头人’的创业热情,全村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采访中,小二台镇镇长武占文详细解析了德胜村的快速发展“密码”。
德胜村光伏扶贫电站一角。记者郑世繁摄
“德胜村靠单打独斗、小打小闹是不行的,必须集群发展,变被动的产业格局为主动的产业发展。”脸色黝黑的武占文一直站在德胜村发展的最前沿,他告诉记者,德胜村两年来的典型做法就是苦干实干创新干,并给记者举出了具体事例——
当年建大棚时,建设资金需不足,叶润兵和代建商立下了用自家资产贷款的协议,才使280个大棚如期完工;在引进亿利集团建设50兆瓦集中光伏扶贫电站时,需流转2600亩土地,当时有好多村民只看眼前能种蔬菜的利益,不同意流转,叶润兵不厌其烦给大家做工作。
为延长马铃薯产业链条,镇村两级引资建起了2000吨的储藏窖;注册了“德胜马铃薯”商标,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2018年全国300家“一村一品”,与中国薯网达成协议,让微型马铃薯搭上互联网快车,卖上好价钱,马铃薯从过去的大田末端种植一跃到原原种顶端种植。全村剩余的2000多亩地建成了甜菜、特色蔬菜基地,远销北京、内蒙等地。
在省工信厅驻村工作组和亿利集团的帮扶下,建起了两座共5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立起了铁杆庄稼,靠“天”吃上了饭,村集体增收70万元,为深度贫困户每人每年发放3000元,为刚脱贫户每人发放1000元。
总装机50兆瓦集中光伏扶贫电站落地,流转村民土地2600亩,年流转金120多万元,租期26年。
为防御马铃薯一业独大、单一种植带来的市场风险,今年,村两委在多方考察的基础上,又引进外地客商试种了水果黄瓜、彩色葫芦等有机特色菜种植,喜获成功。
德胜村特色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
两年来,村里先后引进大农种业等科技型企业7家,产业集聚力日益增强,全村走上了以马铃薯繁育为主,光伏产业、特色蔬菜种植为补充的可持续、稳增收的产业,在本村务工的长期工达三百多人,农闲时多达五百人,人均日工资100多元;两年来,回流返村达100多人。
到2018年底,村集体收入达到120多万元,全村整村脱贫出列,人均纯收入由2017年底的3000元增至1.25万元。
接续奋进,处处美景如画来
在德胜新村1区2#的王登云家,记者看到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干净舒适,客厅内65英寸的互联网电视正播放马铃薯原原种的种植新技术。
王登云激动地说:“2017年前,我们夫妻俩常年在外打工,只有逢年过节回到村里。拆迁时,我是村里第一个拆迁的户,看看现在,土房换楼房,装修这150平米就花了12万元,上下3个卧室,城里人能享受的我们都有了,夏天,我们这儿天气凉爽有天然空调,冬天,靠新能源供热,不用搬炭倒灰,而且还享受到每度电一毛五的电价,孩子们从外地回来再也不怕入厕、寒冷的问题;从今往后,我们俩决定,就在本村打工。”
2017年,德胜村引进了有实力企业,实施企业代建的方式,合并徐家村、马安架两个自然村,在徐家村原址上打造了一个占地440亩、集居住、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德胜新村,新建70至150平米的独栋小楼和平房共96套,村民原来的宅基地拆迁折现后换购新民居,多退少补。土房变“别墅”。2018年以来,村里还配套新建了村史馆、幼儿园、文化广场等。
王登云住进二层民居。记者郑世繁摄
村里充分利用草场、林地资源,成立了旅游公司,打通了通住草原天路的连接线,搞起旅游产业。
在通往草原天路的连接线旁,有5个大棚,走进去,别有洞天,引种的吊网西瓜、圣女果、水果黄瓜、甜瓜,棚棚长势喜人,全部为有机种植;棚间还种马铃薯、黄花等,不同时节花色花期不同,加上红色沸石铺垫的小路,形成了彩色园区。
棚主叶建河,往年轮种100多亩马铃薯和蔬菜,今年又承包了这些大棚。他介绍到:“从引种到施肥,加上人工,3个多月就投进30多万元,我没想过挣多少钱,只是想为村民找一种科学的种植技术,找一条路子。”
德胜村示范引进的吊网西瓜。记者郑世繁摄
而彩色园区的旁边,另一条连接塞那都景区连接线也竣工,横穿2600亩的亿利集中光伏扶贫电站园区、近千亩的原始草场和林区,放眼望去,披“银”斩“绿”,一派好景象。
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对记者描绘了未来:“我们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拓展旅游资源开发领域,延伸旅游发展触角,实现四季有看点的全时旅游。”
一个“村在林中、家在景中、人在画中、四季鸟鸣”的新农村正徐徐呈现在世人面前。
打造民宿旅游村,按照政府补贴、市场运作、村民筹资的综合模式,在徐家村和李元村规划建设两个宜居宜游的民宿旅游村,规划格调不同、各具特色,且形成相互遥望、互成一体的景观。
田园聚居区。在徐家村、马鞍架、李元村选择300亩地打造田园聚居区,直接将房屋建在田园当中,真正形成“民居+庭院+花园+农庄”的新型田园建设模式。
德胜村“民居+庭院+花园+农庄”的田园风光正徐徐展开。记者郑世繁摄
农业产业园。以马铃薯为主打造农耕文化创意园,利用项目区集中式高架光伏发电下面的地块,发展油用牡丹、玫瑰建设光伏花海观光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规划的同时,德胜已展开和智慧赛跑、与时间争效的接力赛。在新民居治理中,引入智能化管理,将实现扫码关注智能垃圾分类;建设数字农业园,区域内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将得以提升,农业废弃物实现“零排放”和“全消纳”;构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带动体系,实现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等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