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化区,有这样一位扶贫干部,他一干就是760多个日日夜夜,他引进资金项目和专业技术人才,破解群众就医上学、就业创业难题,关爱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牵线搭桥为贫困群众捐款捐物办实事解难题,挑起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担,被群众誉为“心系百姓的京城干部”。他就是来自延庆区儒林街道的党工委副书记赵贵军,现挂职担任宣化区委常委、副区长。
赵贵军到任后,不到两个月时间,就走遍了14个乡镇、97个贫困村,迅速掌握了开展扶贫工作的第一手材料。经过深入调研,他发现宣化的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特别是深井地区海拔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发展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等现代化高效循环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提出了“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龙头,助力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发展思路。两年多来,他尽全力打造深井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他的联系沟通下,北京市和河北省共同投入资金3649万元,建起了深井蔬菜交易市场,在园区内建设暖棚50个、春秋棚90个,采取“基地+市场+企业+贫困户”的运营模式,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可实现蔬菜、马铃薯、芦荟等高寒作物错季生产,安置劳动力就业300人左右,实现农民“薪金+租金+股金”多元化增收。
赵贵军(左三)同宣化区扶贫干部一起研究温室大棚建设规划。
赵贵军(右二)同深井镇北庄子村种植户一起查看西葫芦育苗情况。
在扶贫工作中,赵贵军细心地发现,宣化区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民生领域人才匮乏是制约贫困地区最突出的“短板”之一。经过他的积极协调,两地先后互派90余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挂职交流。针对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他们投入资金400万元,为庞家堡等7个偏远乡镇建起了远程医疗网络系统和流动卫生室。两地医疗机构之间开展了“师徒传承计划”,帮助宣化区的重点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累计开展门诊服务1100余人次,为患者减轻医疗负担120余万元。延庆区的8所重点学校还与宣化区建立起“手拉手结对帮扶”关系,实现了互派互访交流学习和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共享。
赵贵军(左二)同宣化区深井镇北庄子村贫困户顾宝军一家人吃饭。
赵贵军(左)与宣化区深井镇北庄子村贫困户顾宝军一起查看羊羔生长情况。
面对贫困残疾人群体这个脱贫攻坚和巩固成果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赵贵军始终牵挂着他们,为残疾人朋友量身定做了“人性化+精准化”的帮扶措施。他组织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0户,为残疾人做足踝矫正手术5人8例,适配假肢18人21例,配发辅助器具1300多件;升级改造3个残疾人“温馨家园”,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技能培训、辅助性就业等全天候服务;为50名贫困残疾人入股兰海牧业公司,每人每年分红500元;邀请北京和天津的技能培训专家来宣授课,组织60余名残疾人到北京市东城区、延庆区和天津市等地,参加电子商务、手工制作、面塑工艺等实用技能培训,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2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重度失能残疾人及家属1400余人次,解决残疾人就业560余名,1638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一举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他还以延庆区捐助的200万元作为“孝心养老公益金”启动资金,将该区年满65周岁以上农村建档立卡贫困老人全部纳入孝心养老范围,5000余贫困老年人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趟出了一条“子女尽责、社会分责、政府履责”的农村贫困老人养老新路子。
赵贵军还动员延庆区乡镇、街道、学校、医院和爱心组织等90多个单位到宣化的贫困乡村开展“结对子、扶真贫、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双方累计开展对接活动300余次,延庆区累计向宣化区无偿援助各类帮扶资金1122.35万元、捐助各类物品价值582.12万元。
赵贵军(右二)在深井镇北庄子村查看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两年多来,赵贵军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东西部扶贫协作事业,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和亲人。面对妻子、女儿和年迈多病父母对他常年累月不能回家的责怪,他只是报以歉意和辛酸的一笑,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把一名共产党员和北京扶贫干部的初心和使命镌刻在古城宣化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
长城新媒体记者章紫薇 通讯员孙明鹏 陈晓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