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区探索发展城郊农业纪实
-记者 左文婷-实习生王 棣-通讯员闫宗春 宣化区河子西乡城郊薰衣草庄园里花香袭人,游客流连忘返;观后村的葡萄采摘园里,翠玉似的葡萄粒粒晶莹,游人爱不释手;刘家窑的西瓜汁多、味甜,远近闻名……近年来,宣化区按照“以二产理念经营农业,向三产领域拓展农业”的思路,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优势条件发展城郊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城郊型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因地制宜求突破 观光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新生业态,其经济效益高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因此,宣化区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以创新经营机制为突破口,助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他们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将城郊农业发展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统一,不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健全了全区城郊精品农业发展支撑体系,形成了有力的引导和激励机制。通过合理使用支农资金,帮助农户降低金融贷款门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逐步突破发展瓶颈,推动了农村和农民发展观光农业的积极性。 同时,他们重点抓好观光农业的引导扶持,积极开发旅游项目。由政府牵头协调旅游公司与农业观光企业、农户合作,充分整合利用现有旅游资源,设计合理的观光路线,让观光、采摘、休闲农业连点成线。目前,宣化区已形成东起泥河子、小慢岭、刘家窑三村,北连春光乡大北、观后、盆窑等村,西至河子西乡陈家庄、下八里、上八里村的精品果蔬和观光休闲农业环城产业带,形成以“古葡萄园观光采摘———本地特色果品采摘———现代花卉观光”为主线的古城特色休闲采摘旅游专线,全年累积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 品牌提升知名度 宣化区现辖三乡,有28个城郊村,耕地4.8万亩,灌溉条件优良,农业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有着优良的城郊农业优势。如何利用优势条件发展城郊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成为宣化区实现产业均衡发展的关键之举。 酒好也怕巷子深。于是,实施品牌战略,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上做文章,他们通过提升宣化牛奶葡萄品质、扩大种植规模、建立品牌保护制度等措施,将葡萄作为“排头兵”,拉动精品农业发展。在做好传统市场销售的同时,积极引入“互联网+”的经营理念,利用中国农业信息网、全市新农村网等网络平台探索电商销售新渠道,并举办主题文化宣传、对接旅行社、邀约知名媒体组团采访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宣化牛奶葡萄的社会知名度,并带动了刘家窑西瓜、小慢岭草莓、羊坊路口西芹、陈家庄秦枣等一系列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形成“多品牌、强品牌”的发展模式,打造起了城郊精品果蔬产业带。 创新模式“抱团发展”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很容易出现农户间各自为战的“小、散、简”问题。如何既连“点”成“线”,又能集“线”成“面”,确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关键,对于如何推动初具规模的观光农业有序良性发展尤为重要。 为推进品牌效应转化为经济效应,宣化区提出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统领,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融入城市,推行布局合理化、生产精深化、技术标准化、品种优质化、经营产业化的现代高效城郊特色精品农业,以“一村一品”为出发点,逐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积极引进和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养种植专业村。通过企业引导、种植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产业基地,同时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组织联结更多农户,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升农产品质量,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新模式,将农户直接与市场对接,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宣化区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农村专业合作社28家,市级专业合作社1家,带动农户4000户,高效设施农业实现亩均收入达4万元以上。 |
关键词:宣化区,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