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现代农业园区为农业腾飞插上翅膀
本报记者段晓芳吴建巍通讯员郭颖晖李强婧石玉生曹旭斌 201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农业“接二连三”和农产品加工业前延后伸,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本身的经济效益,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等带来的效益。事实上,作为农业基础良好,农产品种类丰富的涿鹿县已经先行先试,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的思路,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聚集区,初步形成了葡萄加工、杏扁加工、畜禽养殖、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82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3.2%。 “三问”探寻发展路——涿鹿县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纪实 冬日的涿鹿,寒意无法阻挡发展的脚步。行走在河北涿鹿现代农业园区,成排的大棚里温暖如春。 近年来,按照省、市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涿鹿县领导干部心怀信仰、践行信仰,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效破解了现代农业园区谁牵头、谁建设、怎么建三大难题,园区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齐头并进、相互融合、蓬勃发展的良好格局,为全县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谁牵头———政府引导,让各种资源握指成拳 现代农业作为一个新事物,它的出现和发展既离不开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的支撑,更离不开生产关系的变革,让企业家和农业合作社成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而这种新型生产关系的确立,必须有政府的正确引导和优质服务。 2015年以来,涿鹿县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组建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主管县长任副指挥长的涿鹿现代农业园区指挥部,成立了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由主管县长兼任管委会主任,管委会设综合、招商、基建、服务4个办公室,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各种资源有效衔接,凝聚合力、握指成拳。 管委会成立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现代农业园区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对规划设计、经营模式、项目进展等情况进行现场调度和安排。 得益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协调,涿鹿县农业园区建设行动快、力度大、效果好。经过短短5个月的紧张建设,河北涿鹿现代农业园区成效初显———通过18个项目的顺利推进,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相互融合、蓬勃发展的良好格局,目前,该园区已被省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谁建设———培育主体,让企业“担纲主演” 以农业园区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建设,不仅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生产经营主体的嬗变。这场对农业生产关系的大变革,由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领航。 涿鹿县积极做好“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大文章,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新领域,积极鼓励企业家和专业合作社投资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老板们走进田野,使农业生产走上了企业化管理和精细化经营的道路;农业专业合作社把农户组织起来,抱起团儿集中连片地发展设施农业,破解了传统农业一家一户势单力薄、抵御生产经营风险能力不高的问题。 按照“起点谋划高、科技含量高、建设标准高”的要求,一系列项目在涿鹿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 达华致远公司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8亿元,30座光能农业一体化缓坡梯田大棚中,10个大棚已种植火龙果,实现了南果北种;200个春秋蔬菜棚全部种植错季蔬菜,实现当年建成、当年受益;建筑面积2080平方米的现代农业展示厅,展示了热带植物和花卉30多种…… 燕王沟村东阁果品采摘园项目总投资900万元,实施4个项目,铺设输水管道2000米,栽植温室葡萄1万株,栽植露天葡萄1.2万株,完成15个设施大棚建设,建成垂钓池和冷库各1个……一个四季适宜的采摘园初具规模。 三祖帝都庄园项目总投资850万元,以16个沟壑智能阶梯大棚和50亩现代高端苗圃建设有效融合一二三产。 如今,两个公司和一个专业合作社俨然成为涿鹿县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主力军。 怎么建———创新模式,让多种元素融入叠加 突破生产功能的局限,实现经济、生态、科教、休闲、服务多元素融入叠加,是涿鹿县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中所坚持的理念。为此,涿鹿县全县上下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坚持与主导产业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相结合、与科技创新相结合这“四个结合”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了四种发展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即突出林果特色主导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方式,形成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带动葡萄、杏扁等产业的产业化发展。目前,三祖庄园等3家葡萄酒生产企业辐射带动矾山镇及周边2万亩酒用葡萄的种植。派派食品公司积极引进新疆小白杏品种,无偿供给园区农户嫁接并负责全部回收,现已嫁接新疆小白杏1000多亩,每亩可增收1000元。 合作社拉动模式。即以农业合作社为主体,将有发展积极性的贫困户吸纳进来,采取“合作社+农户+园区”的模式,实现抱团发展。燕王沟村依托东阁葡萄专业合作社,让入社贫困户以扶贫资金作为股金入股,统一用于采摘园建设。该采摘园以农业休闲、观光采摘、花卉培育、盆景栽植为主,目前转移农业种植人员200人,扶持贫困户120户,近500人受益。 整村改造联动模式。即由企业出资,对条件成熟的行政村实行整体改造提升,置换出的土地用于发展高效农业,实现企业与改造村的“共赢”。达华集团公司以资金、技术入股,矾山镇六堡村以土地入股,联合组建了涿鹿达华致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每年给农民发放补贴,农民还可以到公司打工,获得“保底租金+盈余分红+工资”三份收入,既不离土也不离乡,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的梦想。 科技推动模式。即以科技为支撑和纽带,通过多种模式与高校及人才紧密联合,把园区、高校、企业、农民整合成利益共同体,为园区及园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借鉴邯郸市曲周县经验,在矾山镇燕王沟村建成科技小院1处,通过中国农大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驻村研究以葡萄为主的果品产业,既为研究生提供了实践基地,又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民增收。与河北林科院合作,在园区内试种全省最新林果品种。 行走在矾山镇六堡村,阡陌纵横、屋舍俨然,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据介绍,通过与达华集团公司合作开发农业的模式,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5300元,增加到2015年的1.4万元,同比增长164%。 在涿鹿县,六堡村的变化不是孤例。近几年,通过大力开展园区建设,园区内劳动力就业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增加,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间接促进了旅游、餐饮、零售等行业的发展。实现了农户积极入股、外出务工人员积极返乡,农户收入翻番的良好局面。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强力发展,新征程正在开启,新画卷渐次展开…… 加工企业集群初具规模 涿鹿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素有“千里桑干,唯富涿鹿”之说。近几年,围绕生态兴县发展战略,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涿鹿因地制宜,发展形成了葡萄加工、杏扁加工等产业集群,培育了张杂谷子、设施蔬菜等后续产业。 葡萄加工产业集群。以益利葡萄酒、神农庄园、中粮集团等葡萄酒发酵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发展县域内葡萄加工产业集群。目前,全县共有龙珠、三祖龙尊等12家葡萄酒加工企业,葡萄原酒年生产能力4.4万吨。全县初步形成了“三廊三区”的葡萄产业发展格局(三廊即东小庄十里酒用葡萄走廊、高杏公路十里鲜食葡萄走廊、矾山现代农业园区葡萄酒加工走廊。三区即东小庄矾山酒用葡萄产区、温泉屯五堡鲜食葡萄产区、矾山现代农业园区葡萄酒产区)。 杏扁加工产业集群。作为全国“仁用杏之乡、国内最大的杏扁生产基地和杏扁销售集散地的涿鹿县,加大杏扁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科技企业带动,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杏扁资源转化增值,目前,形成了以果仁公司、神鹿公司等8家规模型杏仁加工企业和110家杏仁、杏核、杏肉、杏核皮加工企业及摊点为龙头的杏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企业年加工杏产品0.7亿公斤,资源有效利用率在95%以上。产品畅销国内各省市及英、德等10多个国家,已成为一项惠及10万多农民的支柱产业。 畜禽养殖、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新澳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一舟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宏远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为龙头,发展奶牛、家禽无公害养殖,并研发“黄羊山”牌和“宏大”牌共5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配合和浓缩饲料,年生产能力5000吨。此外,大力培育粗杂粮食品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食品加工企业。 为富农兴农加足“马力” 在四大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涿鹿注重在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打造品牌上做足功夫,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夯实基础。2015年,全县共上报相关重点项目12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达47.7亿元。 创新融资机制。强化与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的对接协作,增加贷款规模。同时,全力落实民生银行互助合作基金贷款项目,实施适合龙头企业融资的贷款项目,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化融资渠道,使省、市级龙头企业数量实现新突破。目前,8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28家,资产总额达19.5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5.72亿元。 优化服务环境。针对常规工作与重点工作不同性质,优化环境,分类施策,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方面,全面落实月报、季调度、半年拉练、年终考核等,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强化督导建设,加快项目推进。另一方面,加大大型项目扶持力度,促进企业与市场、企业与农户有效对接,促使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打造优势品牌。围绕葡萄加工、杏扁加工、畜禽养殖、食品加工等四大产业,强力打造了“益利”、“华西村”、“桑干河”牌葡萄酒,“龙王帽”、“光中”、“神鹿”牌杏仁产品,“新澳”牌奶产品,“彩恋”牌玉米, “三帝”、“世绿”、“合符”牌蔬菜,“卓侬”牌杂粮,“中华悠悠枣”等名牌。其中“龙王帽”商标连续9年被评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果仁公司的开口杏核、杏仁油等产品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荣获“中国(国际)林博会金奖”。 合作社接地气又连市场 随着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的不断发展,合作社一头接地气,为种植户提供服务咨询、技术指导;一头连接企业市场,为农产品统一销售,作用越发显现。对此,涿鹿县不断突破创新,通过巧抓载体、建管结合、优化配置、注重扶持等措施,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实现为农增产增收。截至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93家,产业涉及葡萄、杏扁、蔬菜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全覆盖,促进农户增收6000多万元。 狠抓载体。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主线,以四级示范社联创为载体,以完善综合管理服务机制为抓手,采取加强示范社建设、加强合作社培训、强化服务指导、发展新型合作社等措施,大力实施农民合作社提质工程。通过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四级示范社监测认定,积极培塑示范引领典型,依托“阳光培训工程”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加大市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理事长培训力度,形成素质提升常态化机制,实现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全覆盖。 注重扶持。一方面,通过加大流转土地力度,积极引进省市财政资金、配套县级财政资金等多种方式,扶持农业企业上项目、出成果。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县乡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建设,并制定出台《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土地入股型、股份合作型、综合发展型合作社快速发展,新型经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全县新申报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6家,市级19家。 现代农业园区效果图 达华现代农业园区展示中心 葡萄酒庄园 光能大棚 火龙果温室大棚 芹菜智能大棚 工人在智能大棚里劳作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
关键词:涿鹿,农业园区,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