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张家口桥西区新闻网 >> 桥西区新闻

桥西西山底社区“巧织”为民志愿服务网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作者: 2016-03-15 17:23:16

  服务为“经” 活动为“纬”

  张家口新闻网讯(记者段晓芳 通讯员陈伟马金玲)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居民老年人多、下岗人员多、贫困人口多。如何让社区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需要帮助的居民身边?桥西区西山底社区通过社区搭台、居民参与的方式,以服务为“经”活动为“纬”,将志愿服务融于网格化管理中,不仅实现了志愿服务精细化、常态化,也在辖区营造出“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都爱学雷锋”的良好氛围。目前,全社区共成立志愿者服务队5支,固定队员近百名,2015年底,社区获评河北省十大优秀志愿服务社区。

  志愿者融于网格中。根据辖区特点,西山底社区成立了为老巡视队、科普服务队、治安巡逻队、普法宣传队、暖阳小分队等5支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既有社区工作者,也有网格长、信息员、调解员、楼院长等,既是社区管理网格中的一员,又作为志愿者了解居民诉求,帮办便民实事,宣传政策法规,搭建起居民与社区互动平台,志愿服务涵盖了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健康医疗、文化教育、休闲娱乐、扶危救困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今年以来,社区志愿者先后为老年人提供真情代办、上门送医、政策解答、精神慰藉等志愿服务近百次。

  活动带动服务精细化。为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在家政保洁、家电维修等常态志愿服务基础上,注重搭建平台,结合各重要节点日、居民需求及志愿者队伍自身特色,策划相关活动,先后组织策划了“环保从我做起”、“健康伴您身边”、“科技成就未来”、“欢乐夕阳行”、“多彩西山底”等五大类十余项志愿服务项目。活动涉及日常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覆盖空巢、独居、失能老人,青少年儿童、下岗失业人员、普通居民等各类人群。

  志愿服务管理常态化。为保障志愿服务顺利进行,志愿服务活动项目设定后,及时发布招募信息,明确志愿服务所需的条件和要求,吸纳社区居民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建立台帐,注明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等,以做到各类活动互联互通,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此外,有针对性组织开展短期培训班,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升志愿者素质,并建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参与志愿者服务,真正实现社区统领、社工支撑、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四社联动”志愿服务机制。

  一壶热水的故事

  记者段晓芳通讯员陈伟

  在桥西区西山底社区有一张特殊的值班表——“暖阳志愿者”送水值班表,值班表中,从周一到周五清楚地标明每天的责任人,表格最后,还有一段温馨提示:送水人员每天早晨9点半前将开水送到指定居民家中,望各值班人员按时送到。

  水要送给谁?谁是送水人?为什么要送水?这背后有一个关于一壶热水的故事……

  西山底社区是2011年刚搬迁到西太平山脚下的社区,辖区处于城乡结合部,因为拆迁、搬迁,居民情况复杂。为了详细了解辖区居民情况,工作人员入驻后开始挨门挨户走访,摸底了解情况。就在距离社区不到五分钟的一户廉租房里,社区书记马金玲第一次见到了霍春杰。

  霍春杰四十多岁,是2010年从西岔子社区搬迁来的低保户,她和丈夫都是后天失明。聊天时,马金玲发现这个不大的家收拾得整齐利落,地打扫得也很干净,她不由地想:“霍春杰和丈夫平时的生活应该能基本自理,不知道他们还有什么事儿不方便办,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帮忙?”当她委婉地问霍春杰时,霍春杰只是不住地摇头:“没有,没有!”正说着话,厨房烧的水开了,霍春杰摸索着走过去,找出一个塑料漏斗,摸到暖壶口插好,才将开水灌进去。

  走访结束后几天,霍春杰摸索着灌开水的情形还时常在马金玲脑海里闪现,用塑料漏斗灌开水一方面不卫生,另一方难免会烫着。“要不每天早晨给他们送一壶热水?”想到就开始行动,她和同事再次登门,表达了要送水的意思。最初霍春杰不同意:“拖累你们,我过意不去……”马金玲劝道:“我们每天上班前就到了社区,还没什么事,咱离得又近,来了能和您说说话。”就这样,一壶热水牵起了西山底社区和霍春杰一家的情谊。

  加上马金玲,社区只有6个工作人员,他们还都是暖阳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每天每个人的工作都非常多。为了保证送水不间断,几个人商量着制定了那张特殊的值班表。周一到周五社区专人负责,周末,孩子在家,也就不用再去送水。

  对于天天来送水的几个人,霍春杰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水灌好,大家总会多聊一会儿。随着与霍春杰一家的熟悉,社区工作人员发现,霍春杰和丈夫唱歌都非常好听,于是就鼓励他们参加社区合唱队。开始时,霍春杰不好意思去,也害怕拖累大家。社区工作人员就让其他居民参加活动时把她喊上。一来二往,霍春杰和周围的居民熟识了,性格也乐观开朗起来。如今,霍春杰和丈夫不仅是社区合唱队的成员,还经常参加其他活动。2015年,霍春杰还在社区组织的歌唱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实现居民充分就业, 这样做

  记者王海超通讯员陈伟马金玲

  “马书记,节日快乐!我已经回到北京开始工作了,一切都挺好的,谢谢你多年的关心,下次回去我再去看你们。”3月8日,桥西区西山底社区党总支书记马金玲收到了在北京做“月嫂”的吴月梅大姐的节日祝福,表达了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感激。吴大姐今年53岁,是西山底社区的再就业培训使她摆脱贫困,再次融入社会。这也是该社区实现社区居民充分就业的一个缩影。

  面对社区老年人口多,贫困人口多,失业人员多的形势,工作人员以社区平台为依托,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多条途径,为社区居民铺出一条就业“康庄路”。

  职业介绍和就业培训双管齐下。工作人员一方面定期从劳动保障平台上寻找适合居民的招聘信息,一方面对辖区内需要用工的商铺、企业进行登记,将这两方面信息整理后发布在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LED屏上,每天滚动播出,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搭建起信息沟通的平台。

  建立“再就业培训中心”。与工会、妇联等部门合作,定期开展大型就业指导培训,同时创新渠道,将北京“红墙月嫂”家政服务公司分公司建在社区,对有就业意愿的失业妇女进行免费培训,帮助她们报考“月嫂”上岗资格证,再为她们介绍工作,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就业、再就业服务链。从2011年至今,已培训“月嫂”上百人,目前28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解决了就业难题。

  广泛开展“特困群体”的就业重点安置工作。针对残疾人特殊的身体状况,开展手工编织,十字绣等技能培训,既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使她们重拾生活信心,又能通过出售手工艺品增加收入。对困难家庭的子女还会定期召开就业咨询、指导讲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从2012年起,该社区被评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

关键词:张家口,桥西区,志愿服务

责任编辑:张世豪
备案序号:冀ICP备08003586号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7*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