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沽源要在哪些事儿上发力?
本报记者岳志强通讯员祝汉国梁志刚 在实施精准脱贫工作中,沽源确立了“一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任务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在哪些事上施措发力?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沽源将重点实施十一项脱贫工程,以确保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完成。 特色产业脱贫工程。加大扶贫示范园区建设力度,扶持马铃薯、蔬菜、特色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和出口、储藏、加工、配送一体化龙头企业建设。2016年,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产业扶贫资金投入额度,重点扶持适宜蔬菜种植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扩大节水蔬菜种植面积,新增设施蔬菜大棚1000个;在适宜马铃薯种植的区域,打造15个种薯专业村和聚集片;在适宜蚕豆、亚麻、裸燕麦种植的贫困村,通过改进优质籽种投放的形式,扶持贫困户发展优质蚕豆、亚麻、裸燕麦种植。继续大力扶持贫困村畜牧业发展,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柴鸡等特色养殖业。通过这些特色产业实现贫困人口1万余人脱贫增收。 易地搬迁脱贫工程。按照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及库区的1.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其中,2016年搬迁贫困人口1222人,2017年搬迁贫困人口3371人。搬迁过程中,坚持相对集中安置,积极引导贫困户向县城、小城镇和园区、景区周边有序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高度重视解决搬迁户长远生计,实行搬迁安置区与产业园区“两区同建”,同步抓好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乡村旅游区等建设,同步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解决好就近就业、医疗、社保、子女就学等问题。旅游脱贫工程。按照“巩固提高一批、建设发展一批、规划推动一批”的思路,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2016年重点打造闪电河乡黑山嘴村、马神庙村和平定堡镇双脑包村等扶贫旅游示范村,重点扶持新建农家乐示范户30家。优化乡村旅游环境,完善卫生、标识标牌、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程度,带动600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电商脱贫工程。全面推进电子商务扶贫工程,加快建档立卡贫困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供销合作等系统在贫困乡村建立服务网点,支持电子商务企业拓展农村业务,打造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2016年,在小厂镇、黄盖淖镇、西辛营乡、闪电河乡建设4个电商试点,实现四乡镇主打农副产品入网销售。2017年,以四乡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村推广“互联网+贫困村+贫困户”电商扶贫的机制,将全县特色农副产品全部实现网上销售,基本实现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光伏扶贫工程。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策扶持、依托市场,社会动员、合力推进”原则,充分利用贫困村荒山荒坡、闲散土地等资源建设光伏电站,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2016年,以黄盖淖镇大苟营村光伏扶贫模式为引导,加大对黄盖淖镇黄盖淖村、平定堡镇西胡同村、高山堡乡高山堡村光伏扶贫项目的支持力度,直接带动项目所在贫困村贫困人口增收,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辐射带动贫困人口850人脱贫增收。 金融扶贫工程。以产业发展为引领,通过完善金融服务,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村倾斜,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2016年,利用省财政1.5亿担保资金中的2000万作为风险补偿金,与邮政储蓄和农业银行合作,协商制定并出台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新机制,降低贫困户贷款门槛,按照1:5的放贷比例为建档立卡户发放贷款。进一步规范农业小额贷款担保业务,加大对脱贫攻坚带动示范作用明显的企业和合作组织的信贷支持力度。 社会扶贫工程。结合中国联通帮扶沽源县革命老区贫困村“百县万村”活动,用两年时间改善丰源店乡、莲花滩乡7个革命老区贫困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同时,积极争取联通公司、省市帮扶单位及驻村工作队的帮扶项目,为进一步培强贫困村的主导产业,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提供助力。科教扶贫工程。落实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科书费等助学政策,落实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现对贫困家庭高校学生全覆盖。继续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补助农村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加强县职教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切实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建设县乡电讯远程科技培训系统平台,利用农闲有利时机,组织实用技术培训班,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生态保护脱贫工程。积极争取国家贫困地区生态补偿试点,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大贫困村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农间作、林药间作、林下养殖等多种模式,带动贫困人口增加收益。依托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度假、疗养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脱贫工程。 社保政策兜底工程。将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对无法依靠产业扶贫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兜底。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成员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快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尽快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积极推行低保线与贫困线“两线合一”。突出抓好受灾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冬春生活救济,确保因灾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医疗保险救助工程。落实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县财政给予适度补贴。大病保险等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适当降低起付线,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最高保障限额。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因患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或患重特大疾病需长期治疗,导致自付费用较高的医疗救助对象,给予医疗救助。探索建立贫困人口大病实行分类救治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 |
关键词:精准脱贫,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