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宣化区疏堵结合治理秸秆焚烧工作纪实
焚烧农作物秸秆与大气环境污染紧密相关,很大程度上,它已经成为冬季区域性大范围重污染的“元凶”。焚烧秸秆,既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公众热议的焦点。据了解,宣化区辖区面积23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7万亩,属冀西北坝下地区以玉米、张杂谷为主的粮食主产区,全区秸秆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9万亩左右。 为扭转“再秸难逃”的局面,让每一根秸秆物尽其用,更为了“秸秆霾”不再袭扰全区,去年以来,宣化区委区政府强力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积极破解困局、转变思路,在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以堵促疏”的原则基础上,注重有的放矢、深接地气、兼顾多种利益诉求,把相关宣传、责任、查处等工作落实到位,全力打好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烧、给农民方便且实惠的“生态出口”、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攻坚战。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投入秸秆综合处理机械150多台,处理秸秆44.1万亩,占比90%。 政策支撑有效解决田间焚烧难题 去年9月27日、10月1日,宣化区人民政府先后出台《宣化区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烧暂行管理办法》《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通告》,明确了秸秆种类、禁烧范围、责任主体、收储时限、追责依据等。 宣化区江家屯乡是玉米种植大乡,7万亩的播种面积居宣化区之首。去年入秋以来,江家屯以宣化区出台的禁烧政策为依托,结合全乡实际,自10月底全面启动禁烧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秸秆收割6万多亩,占总任务的90%以上,田间地头的“遍地狼烟”再也没“烧”起来。 据介绍,全乡规定了农户自行处理的时限,即必须在10月31日前完成秸秆收割,逾期无法完成的,乡政府对其强行无偿组织收割。如果收割时遇到农户阻拦,一旦所属地块着火,将对地块主人予以处罚,现在农户已经逐步树立起为着火地块担责的意识。此外,为了解决城市游民偷拾玉米、故意纵火的行为,乡政府明确规定:全乡境内,凡是不在自家地里捡拾玉米的行为,均以偷盗玉米和纵火嫌犯严惩。全乡各村都成立了护秋队,目前已先后惩罚教育50多人,其中对10余名偷盗纵火惯犯给予5000元的惩罚。 此外,江家屯乡在做好防火工作的同时,明确“以收为主”的工作方向,乡里一方面支持农机合作社做大做强,争取扶贫资金支持杨树红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购买收割收储机械,负责对3.5万亩玉米秸秆进行收割;一方面发动大户敞开收购,通过扶贫资金支持金丰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展秸秆压块。发动全乡各家农户自行收割秸秆、打捆、分批销往压块车间。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为秸秆收储利用提供了可靠保障。 谷草养畜促进秸秆资源化“提速” 秸秆从土地上生长、收获到最终“返哺”,伴随的是一次次高效轮回。宣化区通过这一思路,积极探索秸秆禁烧和高效利用的新方式,使秸秆资源化“提速”势不可挡。其中“谷草养畜”项目正是以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打造出的有机牧业生态圈,不仅促进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机构,更提升了区域影响力。 秸秆特别是玉米秸秆是牛羊的主要粗饲料,宣化区充分发挥既是秸秆产出大区,又是畜牧养殖大区两种优势,积极通过“内挖潜力、外拓市场”两种途径,不断提高秸秆饲料化、科技化的利用水平。由“张杂谷之父”赵治海和常峪口联合支部书记郭建仁两位全国人大代表共同牵头,以禾美联合社为主体,以市农科院、北方学院及巡天农业公司为技术支撑,以玉米秸秆和谷子秸秆为原料,通过开展草谷子品种与技术引进、集成、熟化等探索实验,积极开发谷子粮饲兼用特性,推进实施“谷草养畜”项目,着力打造以“谷子种植-饲草加工-家畜养殖-鲜肉生产”为支撑的有机牧业产业圈。 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建成饲草加工车间4000平方米,饲草青贮池6000立方米,购置秸秆收割机、秸秆粉碎机、饲草打包机等饲草加工设备20多台,年产优质牧草2万多吨,对增加农民种植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循环利用秸秆炼出天然气提升效能 在创建农业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示范区的过程中,宣化区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等措施,探索破解玉米秸秆、畜禽粪污等农牧业废弃物处理难题。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引进赤峰元易集团投资建设生物天然气项目。该项目以玉米秸秆、畜禽粪污等农牧业废弃物为基础原料,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处理,生产出甲烷纯度高达96%的天然气,再应用于城乡及农村生活。目前,一期工程已落地开工,项目建成后可日产2万立方米天然气,年计划消耗处理玉米秸秆10万亩,实现玉米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化利用。 去年以来,全区以农村能源清洁开发利用工程为契机,累计投入资金600多万元,采取“政府补贴、农户自愿”的方式,在乡镇、医院、学院等机关事业单位改造完成清洁燃烧锅炉17台,在农村推广秸秆压块高效清洁燃烧炉具7000多台,有效加快了乡镇、农村玉米秸秆代替燃煤使用进程。 |
关键词:宣化区,疏堵结合,治理,秸秆焚烧,工作纪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