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张家口7月19日讯(记者 郑世繁)“集体菜园”里,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生机勃勃;傍晚的小广场上人头攒动,山村广场舞跳的欢快;新加宽的水泥路平整宽敞,整齐的云杉排成两行……初夏时节,走进曹子水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曹子水村位于蔚县草沟堡乡,坐落于群山深处,海拔1105米,距乡政府驻地65公里,距离县城71公里,全村在册人口302人,常住人口62人。2016年以来,蔚县人民医院驻村工作队以村为家,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这个地处偏远的小山村送去党的关怀与温暖。 以苦为乐,不畏艰险见真心 回想起头回到曹子水村的经历,驻村“第一书记”、县人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刘有宏记忆犹新:2016年初接到驻村工作任务后,光是开车进村就先后走了6次,前5次都被山路上厚厚的冰层阻挡,只好原路返回。好不容易等到气温回升,3月7日上午,三个人一辆车再次出发。从县城到邢山中桥一路坦途,但从邢山村到曹子水村的短短36公里山路,却走了4个多小时。一条水泥路“九曲十八弯”,小于90度的急弯和结冰路段随处可见,一边是山体,另一边就是十几米深的悬崖。绑上防滑链、系牢安全带,不时下车铲冰除雪,终于进了村,紧张的手和脚却好一阵子缓不过劲来。 曹子水村位于东甸子梁脚下,四面环山,风景秀丽,但与之相伴的,却是艰苦的生活环境。村后山坡上的露天蓄水池里满是树叶尘土,死老鼠和玻璃瓶子不时浮现,村民的牛羊不时光顾这里,而村里人就一直喝着这样的水;村里仅有移动2G信号且很不稳定,电话打着打着就断线了,工作队有时“钉钉”打卡,需要开车1个多小时到山梁另一边的张家店村找信号;村里没有小卖部,买瓶酱油也找不到地方,生活极为不便。 “老百姓在这里住了几辈子,咱们有啥不能坚持的?”抱着这样的信念,工作队三人用捡来的树皮树枝生火,用塑料胶带修补窗户上残破的玻璃,自己动手做第一顿饭菜,成了这个小小山村的“新住户”。 村里交通不畅,买菜不方便,大多村民却没有种菜的习惯。工作队租了两个闲置的院子,养了几只鸡,亲手种下了一畦畦茄子、西红柿、黄瓜、辣椒、豆角。在满足自己的同时,还免费给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提供新鲜蔬菜和鸡蛋。多次请教农艺师赵帅,解决了群众反映的蔬菜栽植病害尤其是西红柿腐烂病问题。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20多户村民搞起了小菜园。 驻村以来,铁锹和镐头成了工作队车上的“标配装备”,夏天清除山体上掉落的泥土石块,冬季刨掉路上厚厚的结冰。山路崎岖,对于非专业司机出身的刘有宏和两名队员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驻村两年多,工作组的车子大修了八九次、车胎跑坏了十几条,小擦小碰更是不计其数。 工作队员杭利长期驻村,5岁半的女儿正上学前班无人照看,只好送到寄宿制的英华学校,半个月才能见一面,每次返校,孩子都拉着他的手不愿松开。队员周艳忠的奶奶病危,需要他回家探望。一边是繁忙的扶贫迎检,一边是一手拉扯大自己的奶奶,周艳忠把家事压在了心底,等到工作告一段落才请假回家,错过了与老人的最后一面。 服务农民,就得先当好农民。住得下、稳得住,才能真正融入群众当中。两年多来,工作队严格执行驻村纪律,全身心投入驻村工作,成了名副其实的“山里人”。 以诚换诚,甘洒汗水解民忧 “80岁的贫困户卢佃林需要帮助买药,村民郭军、张军让帮助拉玉米,低保户张兵、村民程玉德等要搭车去西合营镇看病……”这是某个周末回县城休息前,工作队要顺便完成的任务。山里交通不便,群众出行困难,工作队的车辆便成了村里人的物流采买专车,谁家需要捎什么东西、谁需要搭车来回,只需要和工作组说一声,保准办的妥妥当当。曹子水村民常桂兵在山下西合营镇夏源村开了一家小卖部,村里人需要采买的物资大多存放在这里,时间一长,这个小卖部便成了工作队上下山必经的“办事处”。 曹子水村的房子大多是用石头和泥砌成,2016年夏天,一场大雨连续下了三天四夜,46处院墙不同程度地倒塌,而且这些户里好多只有年迈的老人。工作队三个人搬石头、和泥、垒墙,当起了免费的“泥瓦匠”,墙重新垒起来了,衣裳和脸都弄泥了,但看着乡亲们投来的赞许目光,三个人觉得,这汗出的,值! 村里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到了秋收时节,许多劳力不足的贫困户看着土豆、玉米、黍子等成熟的庄稼直犯愁。工作队三个人便成了“义务收秋小分队”,挖土豆、掰玉米、割黍子、打场、晾晒……在家很少干农活的手起了血泡,扛口袋的肩膀上磨出了印子,乡亲们一年的劳作终于颗粒归仓。 如何让贫困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是萦绕在工作队心头的一件大事。工作队结合曹子水村情民情实际,制定了“三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明确了产业、健康、金融、社保兜底、思想精神五项扶贫措施。针对部分群众“争当贫困户”等落后思想,他们摆政策、讲道理,强化宣传,多方引导,营造“劳动光荣、脱贫光荣”的正向氛围。多方争跑扶贫项目,300KW的村级光伏电站预计2018年底并网发电,每个贫困户年增收3000元,同时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元。帮助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利用农家小院和村边闲散地块,人工培育种植苦菜、蕨菜等有机山野菜。结合曹子水的气候特点,采取统一购苗、分户管理的方式,发展核桃种植。积极鼓励引导贫困群众剪羊毛、拾蘑菇、摘榛子、刨药材,“靠山吃山”增加收入。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工作队找来音响、乐器,在驻地搭起了文艺活动室。吃过晚饭,乡亲们吼两嗓子梆子、擂一阵锣鼓,山里的“夜生活”丰富多彩。2017年,他们还请来山西广灵晋剧团,在村里唱了5天大戏,小小的山村里热热闹闹。“七一”将至,工作队又在筹备一场庆祝建党节文艺演出,为山区群众送去精神食粮。 回忆两年来的驻村经历,刘有宏感触很深:“刚进村的时候,认不清人、找不到门,群众见了我们总是客客气气,感觉上很见外、很疏远。两年多朝夕相处摸爬滚打下来,现在曹子水村哪家有个大事小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工作队。群众找我们帮忙时毫不客气,那感觉就是一家人!” 倾力支持,单位就是大后方 驻村帮扶不是工作队单打独斗的“独角戏”。县人民医院作为派出单位,对曹子水的驻村工作一直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对工作队的合理要求一律“有求必应”,从物质、精神、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切实将“驻村干部是代表、派出单位做后盾、‘一把手’负总责”要求落到实处。 医院“一把手”带领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到村,听取民意,制定规划,解决问题,有力地推进了驻村帮扶工作开展。积极开展“暖心行动”,院内23名干部职工与59名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入村进行走访慰问,了解群众实际需求,送去衣物、米面等生活用品。结合贫困群众的需求,多次举办捐款捐物活动,把全院干部职工的温暖和爱心送到曹子水的每家每户。 针对曹子水村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条件较差的实际情况,县人民医院多方筹集资金,两年来先后投资41.2万元,为村里新建了蓄水池、戏台,硬化了小广场,栽植了云杉等树木,加宽了村口水泥路,对村两委办公场所进行了修缮,进行了垃圾填埋、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美化绿化了村容村貌,昔日“脏乱差”的人居环境一去不返。 山区群众缺医少药,有个头疼脑热总是扛着,经常小病拖成大病。县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次组织各科室医疗业务骨干组成小分队,由院长、业务副院长带队,到村里举办医疗健康扶贫义诊活动,量血压、测血糖、做心电图、免费发放药品,在亲手诊治病情的同时,为山区群众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健康习惯。两年来,累计为曹子水和邻近阁上村群众免费体检150余人次,发放各类药品价值0.98万元。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