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影视剧创作“河北现象”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办。首都文艺界专家表示,河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影视剧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河北要以厚重的河北文化作支撑,运用河北独有的文化元素,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河北文化艺术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推出更多的“三性”统一、“既叫好又叫座”的“河北制造”,全面形成“影视冀军”品牌。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河北主持和参与拍摄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唐山大地震》、《辛亥革命》等17部电影在全国院线放映、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营盘镇警事》、《为了新中国前进》、《我的故乡晋察冀》等12部374集电视剧在央视一套和八套黄金时间播出,《打狗棍》等电视剧在多家省级卫视热播。这些具有鲜明河北地域特色的影视佳作不仅深受百姓欢迎,而且获得了多种国家级奖项,形成了引人瞩目的影视剧创作“河北现象”。
在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河北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燕赵儿女火热的革命与建设实践,是影视剧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近年河北创作生产的影视剧,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讲好河北故事相结合,既高扬主旋律旗帜,又着力开掘其中的河北元素,作品具有浓郁的燕赵文化色彩及地域文化印记。在这些影视剧作品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魂”,地域文化是“根”,河北故事是“骨架”,讲的是河北故事,彰显的是中国精神。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评价说,一批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较完美统一的优秀作品造就的“河北现象”,彰显出燕赵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专家们认为,近年来,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品创作生产,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精品创作生产引导和扶持奖励政策体系。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评价说,近年来,河北敢于和善于运用市场的思路、办法、手段,借助市场的力量、渠道和方式推动文艺精品生产,电视剧《打狗棍》等一批作品叫好叫座,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成为弘扬河北精神的靓丽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