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申请户逐个过筛子 首山逸居是长春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社区,去年12月,李玉琴与她85岁的老伴王大爷住进了这个小区。“要不是有保障房政策,我们到死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李玉琴说,依她家的收入状况,这一辈子也不可能买上一套像样的房子。在首山逸居,有这种感觉的并非李玉琴一家。 审计署派出吉林的审计组相关负责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按照规划,吉林省2011年、2012年以及2013年保障房的建设任务分别为36.27万套、30.38万套、16.11万套。根据审计署的安排,审计组已经连续两年对吉林省的保障房建设进行了跟踪审计。 按照传统的审计方法,审计人员需要逐户调查。“80多万套保障房,如果挨家挨户走访显然不现实。”审计组有关负责人说,面对审计遇到的困难,审计组根据审计署关于审计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审计方法,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摸索出了计算机数据比对核实方法,利用信息比对的方法对每一个保障房申请对象过筛子。 此后,审计组向吉林省有关部门提出审计建议,建议由政府牵头统一建设信息查询比对平台,在需要保障房的人群提出住房申请时就先利用这个信息平台,将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剔除出去。 2012年,由长春市政府一次性投入340万元建设的长春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只要将申请保障房的申请人信息输入系统,即可对申请人的车辆、房屋、纳税等18种数据信息进行核实。”负责系统运营的长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长春市包括审计、民政、住建等8个部门都在用这套系统,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可有效地防止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混入被保障人群。 对于直接负责保障房建设的长春市房地局来说,这个信息平台直接促进了对保障对象审核手段的提升。长春市房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个信息平台“比单位开证明,张贴公告牌等等都好使”。 据审计人员介绍,吉林省有一个城市采纳了审计建议后,2012年不符合条件享受保障性住房家庭的数量较上年明显下降,降幅达75%。 从全国层面,根据审计署7月8日发布的公告,2013年,审计查出5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安置实施不规范,其中,违规分配安置住房933套,违规发放改造安置资金1291.84万元;同时,一些地区由于资格审核把关不严、纠错清退等基础工作薄弱,有4.75万户不符合条件家庭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配租(售)1.93万套、住房货币补贴5035.99万元。 而根据审计署的建议,这些违规住保障房的人群需要全部退出,违规拿到的补贴也要全额返还。 |
关键词:审计,安居,工程,宝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