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吴建巍-通讯员李永成 生态决定一座城市的品质,也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近年来,经开区把绿色理念贯穿到发展的全过程,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和水平。这区围绕建设“生态新区”的战略目标,通过造林增“绿”、减排护“绿”、招商问“绿”,着力打造山青、地绿、水净、景美的产业新高地、生活新家园。 如今的经开区,游园清新秀美、远山苍松滴翠、蓝天白云朵朵……处处一派人在绿中、城在林中的生态园林美景。 造林增“绿” 傍晚,驱车来到明湖公园,游人如织。在灯光映衬下,清澈的河水与上百亩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园林景观相互呼应,美不胜收。这是经开区扎实推进造林绿化的一个缩影。 经开区城管局局长原登科介绍,近年来,经开区大手笔推进生态项目:高标准完成朝阳大街等13项绿化工程和5个街角游园建设;投资1亿元,实施八角台3000亩山体绿化工程;投资6.2亿元,启动实施了占地1200亩的太子山、凤凰山山体绿化和总长14.3公里的清水河生态廊道……造林绿化亮点频现。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该区先后完成26个游园绿地,132个庭院、居住区的绿化建设,新增绿地面积达980余万平方米。遍布全区的绿化工程,将经开区点缀成城区绿、园区绿、小区绿、社区绿、厂区绿、村庄绿的生态家园。2016年,经开区新增绿化面积6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3.69%。 “十三五”时期,“要让经开区的山更青、地更绿”“继续以每年不少于2000万元的绿化投入,植大苗、种大树”“实现由点连片,由片成面的绿化效果”等内容写进经开区新一年工作蓝图中,只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减排护“绿” 山还是那道山,坡还是那道坡。因为有了成片的绿树,流平寺的春天气息格外浓郁。 “我们对流平寺山体的4家采石厂、碎石厂进行关停并采取深度修复绿化工作,将其打造升级为现代化的产业园区。”站在山脚下,区环保局局长万毅说起发展满脸憧憬。 近年来,经开区打出减排护绿“组合拳”: ———做好关、拆“减法”。关停110国道两侧的6家煤炭经营企业,对重点燃煤使用单位的煤质加强抽检力度;拆除了第一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的砖烟囱,淘汰燃煤锅炉23台52.5蒸吨…… ———通过上项目、强引导,尝试“加法”减排。倡导城市“慢行”工程,在朝阳大街修建3300米的慢行系统工程,倡导市民采用“步行+公交”、 “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模式。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不到的城乡结合部和重点农村区域推广发放洁净型煤700余吨;投资93万元建成占地0.76亩,日处理污水100吨左右的污水处理站;投资近3000万元建成日处理玉米秸秆近150吨的姚家房和张家坊两个玉米秸秆压缩加工厂;谋划新建污水处理厂,以综合管廊建设为支撑,推进雨污水管道向南延伸,逐步实现雨污分流…… 万毅介绍,一系列硬举措留住了地绿天蓝,也让减排护绿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招商问“绿” 生态新区是立区之本,没有良好的生态,引资金、上项目、兴产业等都无从谈起。 近年来,经开区坚决执行项目落地环保预审制度,提高企业入园门槛,为经济发展把好准入关,守好“环保门”。 依托现代产业园、洋河新区等园区和商务楼宇,经开区全面培强“新能源、智能制造、楼宇经济、现代服务、文体旅游”五大主导产业,安智科为、伊诺光学等一批科技含量高、与绿色经济相关联的项目写进项目建设成绩单。 此外,该区还成功签订金风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智慧张家口”掌上便民服务平台、中共教育洋河新区国际学校等11个亿元以上“绿色”重点项目,一曲“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和谐乐章在经开大地徐徐奏响。如今的经开区,生态已不再是概念符号,而是实实在在成为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
关键词:经开区,生态建设,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