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冬日的早晨,和煦的阳光洒在冀南大地上。河北省临漳县城西南20公里处,散落的村庄渐渐苏醒,田间的公路上有了车辆,一派华北平原农村的晓起景象。 41岁的何利群像往常一样来到村庄附近的工作室,开始对漳河故道里出土的文物进行修复。作为中科院考古所河北工作队的一员,何利群在这里已经工作了10多个年头。 “在这片看似寻常的黄土之下,埋藏的是一个先后被六次定为国都的邺城遗址。它能告诉我们多少历史,是我们考古工作队一直以来探索的问题。”何利群说。 1983年,中科院考古所与河北省文研所联合组成的中科院考古所河北工作队(又称邺城考古队)来到临漳县,一晃就是30年。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关邺城的谜团也逐渐破解。 据历史记载,东汉末年,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营建王都。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铜雀台、冰井台、金凤台,就是曹魏邺城独特的三台奇景。作为城市制高点,三台在军事防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铜雀台也成为当时曹氏父子饮宴赋诗以文会友的地方,曹植在《登台赋》中盛赞三台和邺城雄伟壮丽之景。 据何利群介绍,曹魏邺城先规划后建设,功能分区明确,尤其是中轴线格局影响了后来的北魏洛阳城、隋唐长安城,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国中古时期都城发展系列,有“华夏型”城市起源之说。 具有开创性的古都邺城,借漳河河道的便利交通,汇聚北方各路精英,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370余年的建都史,上百万人口,往返于丝绸之路的外国商旅和他们带来的异域文化,让这里成为了国际性大都会。 “驻扎三十年来,邺城出土的文物不胜枚举。此前出土的骆驼俑和胡人俑展示着这里了曾是东西方商贸交流兴盛的地方。2012年,2895件佛造像的发掘更是突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文物发掘的纪录,充分显示了北朝晚期邺城作为中原北方地区佛学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的历史地位。”何利群说。 那么,一个国际性大都会是如何走向衰退的呢? 据考古专家研究,它的消逝与杨坚的毁城移民政策有关。作为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以长安为根基,兼以较近的洛阳为辅地,经略全国,虽然邺城被称为河北之襟喉,天下之要膂,但相对于长安以关中制衡全国而言,邺城的战略地位似乎没有了存在的意义。然而邺城城池高固,易守难攻,有可能会被反对势力利用,于是杨坚果断下令摧毁这座城池,所有居民南迁45里到安阳。 “杨坚以无人区政策对待邺城,人力物力的退出,导致被压制多年的漳河水彻底泛滥,邺城在河水和泥沙的来回冲刷后沉埋。此后,百姓无法定居,繁华走向荒芜,邺城成了中国都城毁灭最彻底的一个。”何利群说。 经过漳河洪水多次冲刷,邺城早已经被厚厚的流沙掩埋。颇负盛名的铜雀台还剩一个角,冰井台已经完全被漳河水冲刷掉了,三台雄伟壮丽之景荡然无存。当年六朝古都邺城,如今只是一片深埋在农田之下的废墟。 “根据《邺城遗址保护规划》,未来邺城遗址保护区内的所有居民都将搬迁出去,届时将建成区域性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遗址保护区。”何利群说,“邺城遗址有助于研究古代都城、建安文学和北朝文化,究竟它还能为我们带来多少奇迹,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保护和发掘。” 今天的河北临漳,就坐落在千年古邺城旧址旁边,人们在这里生活,安居乐业,他们与考古队人员一样,期盼着古都重见天日。 |
关键词:邺城,遗址,临漳县,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