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张家口频道
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脱贫攻坚

三个女人的一台扶贫大戏
——记市文联驻张北三义美村扶贫工作队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郑世繁
2018-09-07 13:20:00
分享:

 

张北县三义美村扶贫干部升国旗。

  长城网张家口讯(记者 郑世繁 通讯员 王万亮 岳志强)“在一千多个驻村扶贫队员中,也许我只是一根羽毛,但我愿以羽毛的形式去承载扶贫的重担。”——在驻张北县三义美村扶贫干部的日志里,记者看到了这句很美的话。

  提起驻村干部,人们印象里多是抛家舍子、不惧风雨的汉子,而市文联驻三义美村扶贫工作队则是一支“娘子军”!

  巾帼不让须眉,三位女扶贫干部犹如盛开在高原之地的格桑花,不畏艰苦,坚强乐观,硬是干出了连男同胞都伸大拇指的扶贫业绩——她们,是新时代最美的女性!

  张北县三义美村扶贫干部。

  “花”开清苦中——快乐着

  驻村的日子是清苦的,也是快乐的。

  金秋时节,记者前往三义美村寻访驻村干部张润兰、张秀梅和郭亚萍。

  蓬乱的头发,黑红的脸庞,满身的尘土和泥巴……刚刚帮村民下地摘菜归来的她们,远远看去,俨然一副村姑模样。

  在她们的热情招呼下,记者来到驻村办公地。这是一间不足15平米的小屋,两张单人床、三张办公桌、两台电脑和锅碗瓢盆挨挤摆放。屋顶斑驳的漏雨痕迹,室内浓重的霉味儿,似乎都在无声地述说着驻村生活的不易。

  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她们,能耐得住乡村的清苦吗?

  “我们这里是办公、厨房、卧室三合一,一房多能,哈哈!”从队长张润兰的言谈中,记者感受到的,是三位女干部的乐观、豁达和坚韧。聊天中得知,由于屋子狭小,队员张秀梅和郭亚萍只能挤睡在一起;屋顶到雨季漏雨严重,有时锅里正煮着饭,会不经意掉进块儿泥巴来;每当室内储有甜食,就会有蚂蚁成队涌入;为了生炉子取暖,三人顶着寒风到野外捡拾木柴;蚊蝇肆虐的夏季,每晚都要与各色蚊虫进行“肉搏”——如此的尴尬事,数不胜数,但也给驻村生活平添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独自值班的时候最难熬。”让张秀梅难忘的,是6月的一个雨夜,屋外电闪雷鸣、风雨大作,而独自值班的她缩在被子里吓得直打哆嗦。

  生活的清苦总还能对付过去,最让她们放不下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

  “估计小家伙不认我这个奶奶了……”提起刚8个月大的小孙子,张润兰的眼睛开始变得湿润。驻村以来,她还没见过刚出生的小孙子。9月的张北,天气算不上寒冷,但张润兰已经穿上了棉鞋,长期心肌缺血和胃寒的毛病让她很怕脚底受凉。然而,为了扶贫,她每次进村一待就至少25天。

  “父亲生病住院期间,一天也没顾上伺候。”张秀梅哽咽地说。今年5月,78岁的父亲因为结肠炎住院治疗了20多天,其他姐弟一直在轮流照顾老人,她却无法赶回去尽孝。

  郭亚萍心中最放不下的就是年已七旬的母亲。5月26日上午,她原计划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陪母亲做体检,然而检查还没来得及做任务就来了。为完成任务,她只能掉转车头带着母亲一起回到了三义美。

  面对种种不易,她们学会了苦中作乐。在狭窄的小屋内,她们有说有笑;在空阔的村委会院内,她们翩翩起舞;在坑洼的乡间小道上,她们轻声哼唱……为丰富村民生活,她们组建了“义美健身舞蹈队”,吸引了20多名村民加入其中,舞动喜悦,歌唱快乐。

张北县三义美村扶贫干部及村民。

  “花”开担当中——实干着

  如果苦中作乐的驻村生活还有几分浪漫主义,那么扶贫工作则是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

  三义美村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但三名女干部凭着坚韧的毅力在扶贫路上留下了铿锵足迹。

  “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获取村民信任是关键。”张润兰告诉记者,她第一次入户走访时曾被村民误当成了“保险推销员”。

  为保证危房改造公平公正,她们对每一间改造房屋进行了多角度拍照分析;为改变村民内生动力不足的窘境,她们深入宣传扶贫政策,引导大家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为突破村里产业单一的困局,她们奔波各地帮村里考察项目……

  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她们想了不少办法:利用村头广播加大宣传力度,换上村姑模样的装扮,入户时拍下影像资料……翻看驻村以来入户走访的记录,一幅幅照片、一张张表格记录着村民的生活百态,也彰显着她们的敬业和用心。

  “村民有问题,答复不过夜”——这是驻三义美村工作队的工作原则。3月31日,大木匠村的贾亮上午向工作队反映了一些关于危房改造方面的问题。随即,工作队便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在答复贾亮返回村委会的路上,天已摸黑。想起那天贾亮竖起大拇指的称赞,张润兰认为这份付出十分值得。

  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是一件费神费力的事情。“项目早已联系好,但做了半个多月工作却仅有8户村民响应。”三义美村村主任吕文俊将这一问题反馈给了驻村工作队。

  自来水入户本应是村民热切盼望的事,为何大木匠村却出现了强烈的排斥反应?为此,她们上炕头与村民促膝谈心,进地头与村民一起摘菜聊天,坐街头与村民拉起了家常。终于,她们发现村民不同意自来水入户的原因:一是担心入户后会装水表、收水费,二是不愿意均摊每户150元的工程费。摸清情况后,细心的女干部开始帮大家算起了经济帐、健康帐。

  “浅表水不干净,不健康。”“水好了,身体才能好。”……在她们苦口婆心地劝说下,村民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最终,三义美的四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自来水入户。

  “自来水还为村民发展农家乐、民宿旅游奠定了基础。”张润兰告诉记者,今年村里将新修一条中都草原辅路,进一步打破村民收入渠道单一的困境。

张北县三义美村扶贫干部及村民。

  “花”开奉献中——收获着

  “原本想着是来奉献的,但半年下来,感觉收获最多的是我们这些驻村干部!”面对记者,三人一致笑称这是个“伟大发现”。

  在与村民相处的日子里,她们逐渐成了年轻村民的好姐妹,成了老年村民的好闺女。享受着来自村民们的信任和温情,让她们感到无比欣慰和满足。

  三义美留守老人多,驻村干部主动承担起了陪伴老人的义务。83岁的任万兰是独居留守老人,驻村以来,三名女干部隔三差五去看望她,和她拉家常、说笑话,给老人买新衣服。

  “多亏了咱的好闺女!”这是采访村里老人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83岁的张玉珍说“好闺女”帮她搬了新家,82岁的金兰说“好闺女”帮她扫了房屋,70岁的席振贵说“好闺女”帮她摘过菜、提水做饭、买饭送药……驻村以来,她们一直在用爱心温暖着村里的每一位老人。

  5月17日,大雨骤降,张润兰不禁为村里的危房户担心起来。在大家为此心急如焚之时,被其他村民形容为“一根筋”的李大爷却守着危房死活不肯搬。“只要用真情,一定会有办法的。”冒着大雨,张润兰前往东太平村,做起了李大爷的工作。经过一番动情长谈后,李大爷终于开了口,思想也有了松动,开始同意搬离危房。一天忙碌下来,三人已是嗓音沙哑、两腿瘫软。

  张润兰说,这些事情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要真心真情对待群众,就没有做不好的群众工作——她说,驻村经历教育了自己,也丰富了自己。

  “村子不大,矛盾不少。”张秀梅告诉记者,驻村以来,她们发挥女性特有的亲和力,努力当好村民矛盾的“义务调解员”。她说,驻村工作让自己变得更快乐了,让她明白了“施比受更好”的道理。

  看到贫困户郭海因“老寒腿”痛苦的样子,郭亚萍买回了两瓶专治风湿关节炎的药膏送他,没想到十多年的“老寒腿”症状减轻了,这让郭亚萍打心眼里高兴。她说,作为农民的孩子,驻村生活虽然有苦有累,但也是自己的一次情感回归,很享受与村民的每一次交往,觉得他们就是自己的亲人。

  经历过几场秋雨的坝上,天地间明显多了几分萧瑟之意。然而,盛开在农家庭院内外的格桑花,却愈发娇艳挺拔,犹如扎根在贫苦之地的扶贫干部们,用行动向世人昭示着他们的超凡之美。

关键词:张北责任编辑:郑世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