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蔚县雨花斋,一群满怀爱心的人汇聚一堂,通过自己的默默奉献,温暖他人,传播国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
公益国学冬令营
1月27日,为期10天的蔚县雨花斋冬令营活动正式收营,三十多名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学国学,学礼仪,做公益,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孝老敬亲,懂得了团结友爱和助人为乐。这已经是蔚县雨花斋举办的第三次冬(夏)令营了。
自去年3月蔚县雨花斋开业以来,已经举办了三次冬(夏)令营,全是免费的公益活动。每次10天到半个月时间,包括吃住,要求家长陪同,主要进行亲子教育、励志教育、国学教育等。通过家风家教教育,学习《孝经》诵感恩词,懂得孝敬父母,懂得做家务。通过开展光盘行动,在家里不吃饭、挑食的孩子,入营几天就能将饭吃得干干净净。通过徒步活动、做义工、野营,锻炼了孩子们的吃苦克服困难的能力。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长的一举一动,一眼一行对孩子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孩子们学习,家长也一块学习,让孩子们离营后依然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影响。
多年来,李彪一直热衷于各项公益事业,现为蔚县雨花斋负责人。徐梁是雨花斋的店长,和妻子李秋菊一起开办少儿传统国学班多年。2017年底,徐梁有了在蔚县开办雨花斋,一边做公益一边传播国学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李彪等人的大力支持。
2018年3月,经过几个月的认真考察和筹备,经有关部门批准,蔚县雨花斋正式开业了。运行一年多来,蔚县雨花斋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现已拥有义工400余人。
雨花斋设有文化助学、传统文化、日行一善、孝亲园、雨花书院等多个活动项目。其中,雨花斋专门开辟的文化助学项目目前固定资助着9名学生,既有大学生也有中小学生。
雨花斋的经费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有离退休人员、个体老板、农民、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有每天捐一点的,也有十几天一个月捐一次的,有捐1角钱的,也有捐10元或更多的。去年,雨花斋共收到爱心捐赠26.9万元,平均每天就餐人员60多人,全年合计就餐人数1.8万多人次。
众人拾柴火焰高
2018年,蔚县雨花斋的出现,让周边的老人们有了一个好去处,也让残疾青年石头每天可以在这里吃一顿饭。
蔚县雨花斋位于蔚县老城鼓楼后街的一栋三层小楼里,每天提供免费的素食午餐。中午11点左右,义工大厨们基本就把饭菜做熟了。常见的主食是黄糕、发糕、米饭,每天三到四个热菜。餐前餐中主持人亲切平和地引领大家学习传统文化,餐后大家在一楼愉快地喝水聊天。半年多过去,倒垃圾成了石头的专利。他每天一来就看垃圾桶,哪怕有小半桶垃圾,也要赶紧去倒掉,然后才开心地笑着坐下来等待开饭。
蔚县雨花斋,从最初人们疑惑的目光中成长起来,成为许多人每天惦念的家园。
田英今年57岁,家在农村,自己在县城打工,下午上半天班,其余的时间就过来当义工。她把雨花斋当成了自己家,做主厨,没事的时候就腌各种菜,晒萝卜干、豆角丝、西蓝花,这样可以在菜贵的时候吃,能省不少钱。田英还把村里菜地里品相差点,但不影响食用的蔬菜摘好,用自己的三轮车一车车地往来拉菜,尽量地能多省钱,能让人们吃到更多的菜。
有爱心人士提供了一块菜地,退休的高级农艺师李有梅义务去管理,种植玉米、土豆等作物,为雨花斋的日常运营做出了很大贡献。
范家旭是雨花斋的主厨,之前他过来吃饭,受到感染,主动加人义工行列。每天在这里作饭的厨师好几个,其中有3个是在饭馆当专业厨师的。贺建军是一个开饭馆的老板,他一边开饭馆还一边挤出时间过来做主厨。
开业前夕,要安装厨房设备,雇来的人一口气干了两天,期间聊天中得知这是一个公益组织,走的时候说什么也不要工钱。
每天餐前,义工们都要进行一次集中学习,学弟子规、家庭伦理教育、雨花理念精神等。
之前,一个老人过来吃饭,手很黑,指甲很长。义工帮他洗了手,修剪了指甲,之后老人再来,总是将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看到每天这么多人抢着来做义工,做奉献,房东张占星也很受感染,他在门口架起茶炉,义务为雨花斋烧开水。
陈秀娥也是这里的大厨,开业时就来了,每天来做一个多小时的饭。到十一点多钟这边的饭做好后,她才赶回家给家人做饭,风雨无阻……
“这里待人最好,就是父母也做不到这么好。”魏合新激动地说。他腿脚不好,就做管理工作,在一楼安排就餐人员按顺序上楼就餐,或者在待餐区等待就餐。许多义工都是夫妻、父子、母女、兄弟或姐妹,先是一个人来,随后又影响了周围的人,带更多人加入到这个大集体当中。
李彪高兴地说:“正是有了大家的默默付出,雨花斋才能一路顺利走来,并越办越好。”
服务他人充实自己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几位蔚州镇第三完全小学的小朋友中午放学来吃素食,然后抢着洗碗做义工。徐梁四岁多的小女儿徐毅哲垫着板凳加入洗碗的行列,脸上挂着满足的表情。在雨花斋,孩子们早早学会的不仅仅是独立。
“付出的只是一般的劳动,得到的却是精华。”徐梁说:“能为别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我感觉很充实。同时,在雨花斋做义工,小女儿经常过来,已学会背《弟子规》《小儿语》等一些典籍,习惯了自己洗碗叠被子。”
孙志明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她还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在2018年3月14日雨花斋开业时,孙志明参加了开业庆典,并撰写了开业报道。开始是好奇,之后被深深吸引,逐渐成为核心义工。一年半前,孙志明开始学习禅舞,之后在雨花斋开办了禅舞学习班,每周举办一次禅舞沙龙,免费为禅舞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在这里做义工,有一种幸福感,身体好了,心态好了,对什么事都积极乐观,浑身是劲。”孙志明说。丈夫支持她做义工,支持她义务授课,只要有时间都会按时接送她。
有一对老人,开始的时候,每次过来吃饭不说话,脸上也没有笑容。后来,老太太开始做义工,慢慢地两人脸上都有了笑容,话也多了,人也开朗了。
二明高考失利后,一度抵御外来信息,母亲带他到雨花斋做义工时,他耳朵里塞着棉花,不和其他人交流。但是,这里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还是在不断地影响着他。三个月后,二明扔掉了耳朵里的棉花,开始融入到这个充满爱心的大集体当中。
今年的大年初一,一共来了11个吃饭的客人,却来了19名义工。这一天,大家都考虑到节假日人手少,特意放下手中的活前来做义工。直到将吃饭的客人送走,店内的事处理妥当,他们才匆匆赶去参加家人的聚会。
雨花斋现有核心义工五六十人,他们分为7组,每天由两个组长负责,其他义工根据自己的时间能来就来。“好多次,越是节假日,来做义工的人往往越多。”李彪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