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张家口频道
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张家口新闻

和风正煦吹绿国家草原公园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郑世繁
2019-06-27 15:13:00
分享:

6月18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局长邓庆海(右四)等一行到塞北调研,对该区农垦改革给予充分肯定。邢天君摄

  长城网张家口讯(记者郑世繁 通讯员康新 邢天君)“因为我们今生有缘,让我有个心愿,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看草原......”时下,行进在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塞上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场景不再;虽不到草原最美的季节,但满目绿野,高负氧离子伴着青草味沁入人们心灵深处,吸引了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塞北管理区原是1955年建立的国营沽源牧场,紧依世界闻名的大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这里一度是皇家牧马场,放飞过统御四海的豪情与梦想;这里也有敖包相会,演绎着美丽的爱情与传说;这里的美景曾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牧场开垦复田为农场,散养式的养殖,加速了草场退化;进入本世纪初,迫于经济利益的驱使,种植大户不断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过度用水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少水、湿地减少。

  集群发展牛气冲天

  记者行进在塞北城区,第一观感不是高楼大厦,而是连片的厂区、养殖场、仓储基地;而在城郊,一行行绿树成为高原的地标,不再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塞北管理区一角。王会文摄

  坐落于区内的现代牧业(张家口)有限公司,4个分场集中布局在5770亩的区域,一个管理现代化、回收零排放的牧场展现在面前。

现代牧业(张家口)有限公司姚丽明向记者介绍奶牛养殖加工一体化项目。记者郑世繁摄

  记者行进入场门、挤奶大厅过程,最少要经过两到三次的消毒。

  人均“奶牛”达6头,“奶牛”是咋养的?“牛奶”是咋挤的?“牛粪”又是怎么处理的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决定一探究竟。

  第一印象就是牛与大自然浑然一体,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引进的纯种荷斯坦奶牛悠闲的踱步在开放的饲养区域;而刚出生的小牛,全部集中在孕育区,每个小牛都有定制的育房,白天,小牛在育房外活动,晚上回到育房内休息。

  第二印象是养殖场内很少见到人,每个场区内只有14名管理人员,机械化率达到80%。

80挤奶转盘。记者郑世繁摄

  挤奶前,奶牛行走的速度比较快,自觉的排着队好像很着急想“被挤”的样子;挤奶大厅内,每个挤奶盘内有80个挤奶器,奶牛一个个在音乐的“熏陶”下,自觉排队走上挤奶器,奶牛就位后,设备清洗奶头后又自动将奶头吸入到挤奶器中,挤出的牛奶第一时间通过管道输送到储奶设备当中。挤完后,奶牛们仿若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自己踢掉挤奶器,又悠闲自在回到牛场。

  据现代牧业(张家口)有限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的姚丽明介绍,公司从2006年9月成立至今,总投资达12.52亿元,其中牧场建设投资9.5亿元,总占地5770亩,塞北管理区还为公司配套了2万亩饲草地;现存栏3.7万头,占该区牛存栏量的92%。

奶牛悠闲的踱步在开放的饲养区域。邢天君摄

  姚丽明自信地说,蓝天白云之下,清风明月之中,享受天雨地露,加上优质的牧草,使奶牛和牛奶的质量都达到世界一流。他们创新采用“种养加一体化、挤奶到加工2小时”生产模式,把现代化的加工厂建在规模化的牧场里,把规模化的牧场建在配套的牧草场里,不仅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还可实现全产业链、各环节无缝链接,生产过程全面监管;采用先进的散栏式工业化养殖方式,实现了全自动TMR喂养、全自动清粪、全自动挤奶及全自动粪污处理,养殖规模化、洁净化,原奶各项指标均优于欧盟标准,其中牛奶菌落总数1万以下,牛奶体细胞20万以下,年平均单产接近10吨/头,日产鲜奶600吨,2018年实现销售总额8亿元;现代牧业常温纯牛奶连续五年蝉联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鲜语纯牛奶、2小时鲜牛奶250ml装以及1L装2018年均获金奖。

  变废为宝再生利用

  偌大的现代牧业,日产牛粪达3200方,还有污水近400多吨。公司立足于“资源化循环利用,废弃物零排放”目标,构建起一条“饲草种植—奶牛养殖—粪污处理—沼气发电—沼液还田——沼渣用于铺牛舍”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条。特别是粪污处理,实行管道化输送,处理场实行全封闭覆盖,臭味少了;配建了大型沼气发电设施和沼液综合利用设施,采用沼气发酵无害化处理模式,将奶牛的粪污吸收、消化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年生产沼气504万立方、沼渣12.6万吨、沼液16.2万吨;年沼气发电680万千瓦,发的电一部分用于场区的取暧和生活,一部分用于发酵系统的加热和消毒,真正实现了生产过程中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

区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水肥一体化项目运行情况。记者郑世繁摄

  昔日,沼液还田采取漫灌、泼洒、喷灌机喷洒的方式,前两者极易造成土壤的板结,后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2018年,塞北在小城区建起了占地4万亩的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在园区内又配建了日处理1万吨沼液的水肥一体化处理厂,破解了全国牧业粪污处理的难题。该处理厂通过管道、加压泵、滴灌管网,将沼液在作物生长期进行灌溉,既修复了土壤,又保存了氮肥的扩散,还实现了高效节水。

  先行示范草肥沃野

  到2017年初,塞北全区总面积35.18万亩中,耕地面积13万亩,林地面积11万亩,草地面积4万多亩。

  塞北属高寒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降水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均气温1.4℃,年最高气温33℃,无霜期100天左右,日照时数2400小时。海拨高,土地贫、积温低,又处干旱半干旱区,脆弱的生态修复任重道远。

  塞北管理区党工委书记张河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推进'两区'建设,塞北快速行动、主动作为,在坝上地区率先建设国家示范牧场和草原公园,出台了《关于打造国家示范牧场和草原公园,推动“两区”高质量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了关于草业、肉业、新能源业等10个工作方案,有力地推动了“两区”建设在塞北的先行示范。”

  塞北大刀阔斧地行动起来。

马兰头花绽放在塞北。邢天君摄

  2017年,结合国家农垦改革,将全部土地确权回归国营沽源牧场,实行统一经营管理;

  2018年,为响应张家口市首都两区建设的需要,退耕还林1.2万亩;

  2019年,又将东大门管理处的1.7万亩旱地全部退耕还草。

  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塞北坚持走向地上要生态、地下要效益的发展之路,不从地下水索取利益,采取旱作雨养的做法,退水还旱,在全市率先完成1万亩水改旱任务,封井100多眼,大力发展饲草种植。与此同时,逐渐压缩马铃薯种植规模,发展耐旱冷凉农作物,展开了药源性作物旱作农业开发的探索;在耕种中,实行作物生长关键期施肥、施水技术,确保能节约一点是一点的保水措施;

  为探索新的土地管理模式,建起了农业开发公司,将收回的地按照国营农场独有的授权经营模式,集科研与生产于一体,实现最大化的生态耕种和冷凉农业品种的选培;成立了农业技术服务公司,争取国家政策,购买国内最先进的大型设备,还将全区的农户农耕机械统一集中管理,统一调配,零利润服务于种植户,减少资源浪费;成立了牧业公司,将现有分散牧场的土地证和地上建筑物有效整合,确权入股,尝试混合所有制管理,股份制经营。

塞北旅游由一季热向四季火转型。邢天君摄

  塞北还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以全域旅游创建为发展目标,借力崇礼铁路即将外延到锡盟并在该区设站、张家口旅游发展大会在塞北举办的契机,大力发展集农、牧、旅于一体的旅游产业。

  2018年10月22日,塞北成功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录;2019年5月,张家口市政府把该区列入首都两区建设先行示范区;前不久,国家农垦局领导前来该区调研,对该区农垦改革给予充分肯定。

关键词:张家口责任编辑:郑世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