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张家口讯(记者苏晓瑞 通讯员孙明鹏)新年伊始,位于宣化经济开发区的北汽福田宣化专用车辆工厂正在开足马力生产冲刺首季“开门红”,这是宣化区近万家民企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中争当“领头雁”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宣化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冬奥会筹办、“首都两区”建设等战略机遇,不等不靠,担当作为,下好园区打造、产业转型、扩大招商、优化服务等“先手棋”,截至去年底,该区民营经济实体实现营业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8.2%,上缴税金20亿元,同比增长25.2%,成为拉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台柱子”。
优化环境 搭建新兴产业集聚平台
去年以来,面对严峻形势,宣化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了“民营经济发展”大调研活动,制定了《宣化区绿色发展规划》,提出以培强民营经济为核心抓手和动力引擎,走出一条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新路子,进而在优化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打造新型产业集聚平台等方面打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组合拳。扎实开展“三提升、三深化”活动,提速“放管服”改革,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优化环境,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将审批事项压缩50%以上,剩余132项全部纳入市民中心办理,实现了“应驻尽驻”,这项举措综合排名位居全市首位、全省30强。建立了公益资源交易信息化平台,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政府采购,为前来办事的客商和居民提供无纸化、便利化、高效化服务。
与此同时,该区精心谋划布局“一区多园”的产业集聚平台,打造全新发展格局,千方百计筹措10.2亿元资金,用于京张奥园区和北山园区的扩模晋档、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启动南山园区(宣化片)的基础设施建设。青啤工业园一期、福田智能制造基地、新迪电瓷等一批重点项目纷纷进驻园区并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投产达效;移动数据中心、迪信通5G物联网运营基地等一批骨干支撑项目签约落地。在这些重点项目的支撑拉动下,大数据、冰雪、装备制造、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该区民营经济呈现出“逆势增长”的喜人景象。截至去年底,全区民营企业达9674家,增长12.4%;上缴税金占全部税收的72%,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强力招商 挖掘经济增长潜力
宣化区把招商引资作为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的“牛鼻子”,紧抓京张高铁通车带来的与首都北京的“同城效应”,注重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提升招商实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立足七大主导产业,组织专家精心编制产业地图、招商地图、产业用地供应图等实用手册,明确主攻方向,实行“挂图作战”。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技术外溢,重点引入优质的教育、医疗、科技、体育等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发挥生活成本低、环境质量好的比较优势,瞄准北京人才、资金、产业、技术等要素,加强与国家发改委国际交流中心、新农创等机构合作,引进建设一批文创楼、动漫园,助力区域经济实现绿色发展。采取“代理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等方式,组织招商队伍赴京津、江浙、山东等地对接客商、洽谈项目,加强与张家口温州商会、山东商会和江西商会等商会的战略合作。
在强有力的招商工作促进下,全区组建招商队伍外出招商150多批次,累计引进项目165个,总投资达850亿元,形成了“投产一批、建设一批、招商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为民营经济发展蓄足了后劲。
破解难题 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
该区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鼓励创业、创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举措,制定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项措施。为了破解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累计为500多家民企发放贷款93亿元,同比增长18%。为鼓励支持科技创新,为民企量身定做了政策扶持、绿色审批、平台打造、人才引进等高含金量的保障措施,仅去年一年就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56家,申报工业企业研发机构11家、工业设计中心3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项。天龙科技院士工作站荣获中国金属协会科技进步奖,博创智造国家级孵化器引进长江学者等高科技人才项目7项,获批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宣化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全省“双创示范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冰雪装备)”,为该区骨干民企插上了高质量发展、腾飞崛起的“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