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张北至胜利特高压交流工程、张家口坝上500千伏输变电增容扩建工程分获批复,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再有“新进展”。
“自2015年获准设立国家级示范区以来,张家口市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强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张家口市能源局副局长刘峰介绍说,现如今,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张家口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支柱。
据介绍,在追“风”逐“日”中,张家口正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努力将之打造成为区域发展的“金字招牌”。
抢占先机 风电装机规模全国居首
秋季,是张家口坝上地区最美的时节之一。在海拔1400米的坝上层林浸染,秋色无限,其间,一座座高达百米的风车矗立其间,随着叶轮缓缓转动,风能将被转化为电能,将“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这个极具想象力的设想变为现实。
“坝上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曾是张家口当地人对家乡的调侃,若干年后,昔日让人头疼的大风,却成了张家口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重要“底气”。
“张家口是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且可开发区域地处京津唐电力负荷中心,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具备建设世界级大型风电场的良好条件。”刘峰介绍说。
据介绍,2015年7月,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获批设立以来,张家口依托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张家口可再生能源资源集聚效应,积极开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出台了《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张家口市新型储能“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进入了高速发展新阶段。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张家口全市已完成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2505万千瓦,占全域电力总装机81%,其中风电装机规模位列全国首位。
扎实推进 储能产业加速形成集群优势
追“风”逐“日”,吸引众多新能源企业到张家口落地生根,将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生产出来,只是示范区建设的第一步,如何将这些能源储存转化也是推进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日前,国际首套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在张北已经并网发电,尚义抽水蓄能电站抓紧建设……”张家口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张家口抢抓国家和河北省大力推进储能产业发展和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等有利契机,积极谋划建设以抽水蓄能为支撑的千万千瓦储能示范基地,已形成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示范。
据介绍,在河北省发改委印发的《2022年度列入省级规划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的通知》中,张家口市6个项目在列,总装机规模126万千瓦,项目数量及装机规模均居河北省首位。
而列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储备项目,当地则有4座,其总装机容量500万千瓦。列入省抽水蓄能“十四五”规划重点前期项目清单及新摸排18座,总装机容量2015万千瓦,这些项目均已编制完成项目初步分析报告。
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实施,当地人士说,这也就意味着,储能产业正加速形成集群优势。
先行先试 抢占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新高地”
“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卡脖儿’问题,就是输送能力不足的问题。”刘峰介绍说,作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张家口提前布局、先行先试,着力构建智能化输送通道,抢占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新高地”。
据介绍,为保障新能源项目接网及送出需求,张家口正探索创新可再生能源电力送出方式,全力推进重大输电工程建设。当地投运张北·500千伏柔性直流工程,每年为北京输送绿电141万千瓦,约相当于北京市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雄安新区第一条特高压清洁能源通道——张北至雄安新区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也顺利投运,“河北两翼”绿电通道已经成功打通。
与此同时,张家口还在全力打造“绿色、安全、智能、开放”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争取更强的本地消纳和外送通道能力建设。到“十四五”末,总接入能力预计达到4000万千瓦。
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截至目前,张家口拥有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100多家,新型能源产业总产值超过250亿元,是张家口最具影响力的优势产业之一。统计显示,张家口累计建成并网光伏扶贫项目1112个、规模135.9万千瓦,规模位列全国第一,带动了14.25万户农民实现脱贫增收。
当地人士说,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不仅将成为推动河北乃至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其所开展的大量探索性的工作,也将为国内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提供诸多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