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张家口频道
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新闻发布

张家口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工作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刘晓璐
2022-12-28 16:57:06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刘晓璐)12月28日,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张家口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工作新闻发布会,张家口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正朴,张家口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跃文,张家口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郝军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图文实录。

发布会现场。张家口市委宣传部 供图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致铠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张家口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工作。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到张家口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正朴,张家口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跃文,张家口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郝军,请他们介绍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

  同时,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长城新媒体、河北共产党员网、燕赵都市报、张家口日报、张家口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李正朴局长进行发布。

  张家口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正朴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正朴,非常高兴在这里与各位朋友见面。张家口市民政局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把人民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自己的“心头大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称心人。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有力保障了城乡困难人口的基本生活,在促进张家口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理顺机制,保障社会救助工作良性发展。近年来,坚持基本兜底保障,落实分层分类救助制度,针对困难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逐步提高保障质量和标准,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保障政策不断完善。围绕精准兜底保障工作,先后出台了《张家口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张家口市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张家口市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保障对象认定、程序管理、资金管理、与扶贫政策的衔接等方面做到了依法依规办事,为精准认定、精准保障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全面规范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夯根筑基。保障标准逐步提高。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为保证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与全市居民消费水平同步提高,不因物价上涨等原因影响基本生活,10年来农村低保标准提标8次,城市低保提标6次,城市低保由2012年的3930元/年,提高到目前的7920元/年,农村低保由2012年的1900元/年提高到目前的5244元/年,分别提高了102%和176%。保障对象更加精准。先后出台了《张家口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试行)》《深化农村低保精准认定精准核查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对城乡低保对象的申请、审核、审批、公示、家庭收入和财产的核算、信息比对、资金发放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城市低保对象从2012年的7.1万户12.8万人动态调整为目前2.77万户3.81万人,农村低保对象从2012年的31.66万户41.01万人动态调整到目前的 24.22万户30.94万人,城乡特困人员从2012年的2.4万人,动态调整到目前的2.8万人,增加16.7%。救助力度持续加大。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临时保障、取暖补贴、价格临时补贴、水价、电价补贴等补助救助资金逐年增加。对城市“特困”人员、严重残疾、重大疾病,子女上学困难、单亲家庭和70岁以上老人给予重点保障,对农村低保家庭成员中因患重病、重残、高龄等完全丧失自理能力、没有经济来源、需要专人护理的人员,按低保标准全额保障。各类救助补助资金由2012年的3.4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4.95亿元,资金支出增长了3.4倍。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我市高度重视基层民政经办能力建设,全市19个县区全部启动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目前已经建成社工总站17家,乡镇(街道)社工站296家,社工服务人员585名,大大提升了全市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

  二、强化兜底,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近年来,保持兜底保障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落实“渐退期”“单人保”“刚性支出扣除”“就业成本扣除”等政策,充分发挥社会救助信息系统运用,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多部门联动的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数据共享机制,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救助体系,形成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精准兜底助脱贫。认真落实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2020年底,通过兜底保障实现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农村低保22.8万人,特困人员1.9万人,占建档立卡人口的40.5%,困难群众稳定脱贫,圆满完成社会救助兜底脱贫任务。精准监测防返贫。针对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四级联动”精准监测机制。通过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村级民政协理员常态化遍访贫困对象和县级扶贫大数据平台,动态分析监测变化情况,及时监测、预警、救助,有效实现了防返贫。精准救助防致贫。同时,针对低收入边缘群体,建立边缘户台账,实行动态化管理。对因病、因学刚性支出过大,在收入核算时适当扣减支出,对因残、因高龄收入较低,综合评估家庭赡养能力,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供养范围,有效防止了新的贫困发生。截至目前,全市10097名脱贫监测人口中,社会救助兜底保障5084人,救助占比50%;10172名边缘易致贫监测户中,纳入救助兜底保障3827人,救助占比38%;9164名突发严重困难户中,纳入救助兜底保障3933人,救助占比43%。

  三、创新实践打造特色亮点助推质量提升。近年来,社会救助项目和内容逐步优化增多,方式方法不断改进完善。通过“线上+线下”高效联动,按照智慧、简捷、便民的原则,不断简化申请、审批、发放等程序,切实提高救助政策的可及性,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全面推行“阳光低保”

  把低保申请、核对、审批等各个环节全部晒在“阳光”下。在低保的申请、核查、听证、公示、审批和发放六个环节中坚持公开,推行了享保人员长期公开公示和低保经办人员及村居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有效防止了暗箱操作和优亲厚友发生。

  (二)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下放

  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便民、惠民服务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审核确认权下放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缩短了审批时限,由以前的45个工作日缩短为现在18—30个工作日,困难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满意。

  (三)实施特困人员“物质+服务”

  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转变,阳原县采取社会购买服务以第三方为主体,以社会化参与为补充,以百分评价+满意度综合评价为监管的照料服务运行体系的新模式,在高墙、辛堡、化稍营镇、马圈堡乡四个乡镇,562户分散特困供养人员落实“物质+服务”工作。张北县采取公建民营养老新模式建成幸福港湾养老社区,集中供养特困人员135人。新型特困供养模式,让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生活环境、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惯都得到了全面提升,让贫困地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全面提升。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致铠

  感谢正朴局长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提问前请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问题一:我市社会救助在落实疫情防控和基本民生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省经济运行一揽子措施方案做了那些具体工作?

  答:感谢记者的提问。市民政局在社会救助方面始终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想方设法为困难群众谋实惠、提标准、解难题,具体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基本救助力度。今年以来共发放救助资金13.93亿元,救助城乡低保、特困对象37.55万人。二是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8月底前完成对全市低保对象增发每人120元,特困人员增发每人200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共发放资金4727万元。三是发放价格临时补贴。9月份、10月份为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200万元。四是合理调整保障标准。全面提标扩面,由原来的1类区2个档,变为3类区,每类区分4个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由4644元/年,提高到5244元/年,实现分层分类精准救助。五是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发挥救助基金会、慈善总会、社会力量的救助补充作用,精准救助。基金会募集资金58.72万元,救助303人,发放资金42.09万元。

  问题二:我市2022年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动态调整后与旧标准的区别是什么?

  答:感谢记者的提问。本次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动态调整我们坚持“只升不降,更精准,可持续,不脱离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则,按照局党组提出的“省厅目标要达到、政府财力可承受、困难群众都满意”思路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动态调整标准。

  首先是分层分类保障较旧标准更“精准”由原来的1类区2个档,调整为3类区,每类区分4个档,类区和档次的增加,标志着我市社会救助由原来的粗放式救助向现在精准化救助转变,不同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同,不同困难群众,困难程度不相同,本次调整后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怀来县的救助标准要比康保县救助标准高,根据困难程度、家庭收入、财产状况核算张三的救助标准和李四的救助标准不同,本次动态调整后为分层分类“精准”救助提供政策依据。

  其次是农村救助标准较旧标准有所提高。我市现行城市低保保障标准7920元/年/人,已超过省厅规定(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5823元,按占比30%计算为7747元/年/人),因此本次我市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不调整。我市旧的农村低保保障平均标准4644元/年/人,低于省厅规定(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2783元,按占比41%计算为5244元/年/人),对我市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进行调整,平均标准调整为5244元/年/人。

  最后是提高保障标准后较旧标准保障范围有所扩大。旧标准时家庭人均年收入标准低于4644元/年,符合相关要求,就可以申请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现在提高到5244元/年,标准的提高就意味着原来家庭人均收在4644元/年—5244元/年这部分人群,在符合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可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因此提标后就有新的农村低保对象被纳入到保障范围。

  问题三:我市社会救助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民政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为推动民政政务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全面提高便民、惠民服务水平,市民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在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审核审批过程中存在的上下权责不一致、工作流程环节多、审核审批时限长等问题,将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下放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目前已在18个县区218个乡镇(街道)执行。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下放前,从受理申请到审核,再到审批完毕,至少需要近45个工作日。审批权限下放后,程序压缩,管理与服务实现扁平化,优化了审批流程,从受理申请到审批办结只需要18—30个工作日。有效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满意的优质服务。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张致铠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嘉宾的发布与解答。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关心的问题,会后请与市政府新闻办联系。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张家口责任编辑:郑世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