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杨泽 通讯员 王婷婷 张东旭)为传承谷子文化、推动谷子产业发展、促进起源作物在中国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9月4日,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作物基因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管理培训班”,总结分享项目阶段成果,交流项目经验。同时为庆祝“2023国际小米年”,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与张家口市政府共同组织“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保护利用与国际小米年宣传活动”。邀请相关行业专家,交流谷子文化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探讨项目如何更好地服务我国谷子产业发展。
活动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邢可霞致辞。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驻华代表韩焰致辞。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自然资源部调查司二级巡视员李兵致辞。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刘振洲致辞。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处长、正高级农艺师熊红利致辞。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郭新耀致辞。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宣化区委书记张聪致辞。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研究员赵治海致辞。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据了解,开展作物基因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管理培训,旨在宣传发扬谷物传统文化和小米营养价值,积极做好谷物地方品种保护和利用,为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全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
交流培训活动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交流培训活动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交流培训活动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研究员赵治海与参会代表进行交流互动。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近年来,河北省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制定了相应政策,通过政策平台搭建,参与式管理机制建立,先进技术应用,产品开发宣传等措施,宣化的大白谷和张北“三分三”燕麦两个传统品种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有了明显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加,对传统品种保护政策实施落地,增强全社会保护意识,提高保护水平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与会人员参观宣化区尚谷园。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与会人员实地考察宣化区双印子村示范基地。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保护利用与国际小米年宣传活动”以“赓续千年谷子文化 夯实万代粮食根基”为主题,包括专家报告和现场学习两部分。聘请了5位专家分别就小米和全球农食系统转型、中国起源作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谷子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做主题报告。
参会领导为双印子村大白谷科普长廊进行揭牌。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泽 摄
同时,在培训期间,参会代表前往项目科普基地宣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大白谷种植示范区、双印子村大白谷科普长廊进行现场教学。在产业园内了解谷子历史文化、栽培种植、品种培育、产品加工、品牌打造相关知识内容。在示范基地交流大白谷种植技术、传统品种保护利用模式、项目区农民参保情况等;在双印子村展示谷子产品,品鉴开发的相关谷子食品,并为科普长廊揭牌。
活动举办地宣化区作为谷子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大白谷、小红谷等多种传统谷子品种和张杂谷系列新品种,以谷子种业为核心,形成了完整的谷子产业链条,开发出了多种谷子加工产品和谷草饲养的畜禽产品,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探索出一条“谷牧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
活动期间,张家口市桥东区七中小学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队展示了为项目创作的种子画,表演了以谷子为主题的节目。双印子村巾帼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表演了专门创作的谷子丰收舞。参与此次宣传和培训活动有国家和省级项目指导委员会成员,河北、黑龙江、河南等9个省和市、县管理人员,参与项目的科研机构、企业、农民等共计120余人参与此次宣传和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