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蛋白质丰富,莜麦制品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较多的粗纤维……我们经营20多个品种的当地特色杂粮,因为品质优,受到市场欢迎。”11月10日,张家口市康保县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永兵告诉笔者,该县目前播种杂粮作物56万亩,配套建成了集交易、加工、精选、仓储为一体的杂粮杂豆市场,原粮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年交易量30万吨、交易额9亿元。
近年来,张家口市立足首都“两区”建设,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稳粮、兴草、精菜、壮特、优牧、强果”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大力发展杂粮、马铃薯、中药材、乳业等10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持续推动全市绿色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目前该市有国家、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1家,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7家、省级精品农业园区8家,努力叫响“大好河山·张家口”区域公用品牌。
据了解,今年该市实施重点农业项目207个,已完成投资58.67亿元;农业招商项目签约51个,签约引资额211.49亿元。积极开展了产业就业科技高效覆盖行动,选派科技人员深入农牧业生产一线,强化技术保障和服务指导,引进示范新技术新成果90项。抢抓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机遇,实施休闲农业融合工程,开发农牧产业的科普、教育、体验、休闲观光功能,教育研学、民俗体验、生态休闲、乡村旅居等“农+文+旅”新业态新产品不断丰富。
如今,张垣大地正掀起农牧业产业升级发展的一场“绿色革命”。该市于近期正式出台了《张家口市绿色农牧产业崛起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全市绿色农牧业总体布局划分为坝上生态农业践行区、北方农牧交错样板区、环首都智慧农业先行区、城郊都市农业突破区和坝下休闲农业示范区,大力实施农业基础夯实、现代种业振兴、产业项目突破、绿色生产引领、农业科技创新、优质品牌培树、智慧农业示范、加工物流提升、休闲农业融合、龙头企业培引“十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市绿色农牧产业发展实现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与独特资源禀赋相匹配、与市场需求趋势相一致,构建起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发展格局。
其中,坝上生态农业践行区以水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发展旱作农业、现代种业、设施精品农业为方向;北方农牧交错样板区坚持草畜结合、以草促牧,在坝上重点发展奶牛、肉牛、肉羊、肉鸡;环首都智慧农业先行区以环京三县为重点,积极承接京津等地科技成果转移,大力发展智慧科技农业;城郊都市农业突破区大力发展果蔬采摘、休闲观光等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复合产业;坝下休闲农业示范区紧密结合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深度推进绿色农牧与旅游休闲融合发展。
张家口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下一步,他们将强力推进马铃薯、燕麦、“张杂谷”、鲜食玉米等特色优势作物优质品种“育、繁、推”一体化建设,力求取得更多新突破。全面启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基地提升、种业市场净化“五大行动”。到2025年,全市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18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商品化供种率达到85%;促进产业格局由分散向集中、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产业链条由单一向复合转变。
力争到2025年,全市年产值超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集群达到10个,争创国家级农业园区2个以上,国家级地标认证达到45个,农产品高端精品达到50个。围绕马铃薯、乳制品、葡萄、燕麦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产业链价值超10亿元的县区达到5个以上,打造1个全产业链价值超百亿元的市域绿色农牧产业集群。建成张家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赤城县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河北张家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宣化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国家验收,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