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叶浅予先生的《王先生和小陈》让读者看到了民国时期小人书的风貌 记者 彭年 摄 第四站的活动安排在周日,许多读者看到预告后,通过微博、短信给记者留言,报名十分火爆。 11日,34岁的王莹在新浪微博看到报名信息后,马上发私信说:“妈妈现在年纪大了,越来越像孩子,原来妈妈带我,现在该我带妈妈了。希望报名成功,谢谢!” 何超是一个11岁男孩的父亲,得知因场地小,参加活动的人数有限,他打电话说:“我就想让儿子见识一下‘小人书’,万一人数超了,我可以在外面等他。” 读者蔡学兵是一名收藏爱好者,非常想亲眼看看新中国成立前的“小人书”,但他报名时名额已满。昨日,当记者带着几位读者到少儿馆后,蔡学兵还打来电话,希望记者将这次活动的照片发给他,“这次没有机会去,看下照片也好”。 叶浅予名作“王先生”现身少儿馆 昨日上午,记者和读者一行来到武汉少儿馆3楼的书库,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只见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不同年代的“小人书”,一些注明“无年代”的书纸质泛黄,有的已残缺。 该馆退休员工孙凌老师今年67岁,返聘后专门研究连环画。她介绍,目前馆里有9万多册连环画,大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可查实的最早时间为1950年。 看着这些珍贵的藏品,几位读者连连称奇。76岁的姜华铣是武汉大学教授,过去教化学,退休后开始研究武汉文化,一本《中国连环画史》引起了他对“小人书”的兴趣。 昨日,姜华铣在书架上看到两本很旧的《王先生和小陈》(上、中),兴奋地请孙凌取下来翻看,他说:“这是叶浅予画的,我小时候看过,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找到。” 看这两本书的封面和封底都没有了,记者问:“您怎么确定是叶浅予画的?” 老人十分肯定地说:“这本书当时非常有名,一看画风我就知道。从排版风格看,这两本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版本。” 姜华铣介绍,“王先生”是叶浅予1927年创作的长篇连环漫画中的一个小人物,他以“王先生”为主人公,并辅衬一个“小陈”,描写世态万象、人情冷暖,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了大半个中国。“王先生”在多家报刊登载或转载后,被出版商印成“小人书”或单行本,还被拍成电影。 “小人书”唤起读者的童年回忆 参观结束后,几位读者意犹未尽,少儿馆的工作人员特地安排了一间会议室请他们座谈。聊起“小人书”,他们都觉得那是自己“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参加此次活动的读者年龄层次不同,最小的11岁,最大的76岁,除了两名小朋友,其他几位读者都有过在租书摊租“小人书”的经历。 姜华铣说,他过去住在汉口六渡桥一带,当年买一个面窝的钱可以租6本书。60岁的张国祥回忆,小时候家里穷,大人上班没时间照顾自己,他在租书摊看“小人书”经常忘记回家吃饭。 42岁的邹阳是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老师,她专程带着13岁的女儿彭琪涵参加这次活动。“我小时候经常和要好的同学去租书摊看‘小人书’,为了多看几本,几个人还偷偷地在小板凳底下交换自己租的书。如果哪个同学没带钱,干脆‘蹭书’看。” 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小人书”的彭琪涵也很开心。“妈妈每次说起‘小人书’,我都觉得她很幸福,因为当年只有那些书。现在我们的选择太多了,比如我对电脑的感情,就没有妈妈那种感受。” 对这些“宝贝”的保存,有读者提出建议,尽快把那些“无年代”的“小人书”整理出来;还有读者建议采取更好的保护措施,比如增设空调。 |
关键词:叶浅予,连环画,小人书,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