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年2月12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4)》在京举行。 国际城市蓝皮书系列,今年已经是第三部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屠启宇副所长讲到:2014年是全球化的转型升级之年,也是国际城市的转型升级之年。2014年,两场定义国际经济交往新规则的跨区域自由贸易谈判有望相继达成。此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IPP)横跨太平洋两岸和大西洋两岸至少39个国家、经济总量超过全球GDP的60%,但39个国家之中,并不包括我国,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利。 国际城市是全球经济活动的流量枢纽和控制节点,是全球化关键性的空间响应主体。2013年的12月的巴厘岛一揽子协定成果和跨区域自由贸易谈判所涉及的所有新内涵都将对各个国际城市形成全面的升级要求。哪个城市响应速度最快、升级程度最高,哪个城市就有可能抢占先机,进而在新一轮的国际城市大洗牌中脱颖而出。 华人文化圈城市成中坚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研究院认为这份国际城市发展报告内容新颖、研究方法创新、同时又应用了案例研究方法,减少了以往通篇公式的繁琐。对于我国城市的发展具有借鉴的意义,最后他说:升级应该是城市永恒的主题。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苏宁副研究员指出,通过国际城市2.0综合水平的排名可以看出,华人文化圈城市已成东南亚城市中坚力量。 在对综合升级水平的衡量上,得分最高的第一集团主要是被公认的“全球城市”,东京、伦敦、巴黎、纽约和新加坡分别列于前5位。中国的上海与北京分列21位和31位,处于第三和第四集团。“国际城市2.0升级”的年度主题,基于国际城市的升级状况,从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生态和空间6个维度出发进行排名比较。 东亚世界城市的升级表现出整体优势。这些城市包括东京、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吉隆坡、台北等。指标体系研究显示,东京位列国际城市升级水平的首位,新加坡(排名5位)也位列第一集团,香港(排名8位)紧随其后,上海(21)、北京(31)、台北(32)位居中游。在东亚的国际城市格局中,华人文化圈城市包含7席,其中坚地位已基本确定。在国际城市的升级水平方面,新加坡和香港的地位竞争更趋激烈。 北京生态指数居倒数第二接近不合适人类居住的程度 在40个国家城市的排名中,北京的经济升级能力较好,位列第17位,金融市场指数、经济指标超过国际城市平均值,但凸显创新内涵的智力资本和创新指数却不及平均数。令人瞩目的是,北京的社会升级指标位居第2,其公平指数在所有国际城市中最高。主要缘于较低的基尼系数以及城市准入门槛的优异表现,表明其具有“包容性城市”特质。文化升级是北京的相对薄弱环节,其创新环境指标远低于平均水平、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国际旅客的数目也仅仅接近于平均值,表明城市的文化吸引力相对有限。北京的生态问题成为城市升级最大短板,生态指数居倒数第2,污染指数接近极值,已接近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程度。 虽然中国在2011年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从GFCI的排名看,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的国际排名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上海从历史最高的5名下降到第24名;北京从历史最高的第19名下降到第58名;深圳也从第10期的第25名下降到第38名。导致排名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陷入持续“熊市”,企业融资、再融资规模均出现大规模下滑,从而导致金融市场的总体规模在达到峰值后快速下滑。二是中国内地金融中心在推进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方面进展不明显,国际金融业存在对“中国外汇管理制度金融开放政策不确定的担忧”。 |
关键词:北京,城市,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