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张家口康保县新闻网 >>  康保县新闻

河北康保建环首都生态屏障 助力绿色崛起

来源: 中国日报河北记者站 作者: 张余 胡年帅 2014-06-22 09:43:00

  从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到南天门,从康巴诺尔假日庄园到西土城古遗址,看到的是蓝天青草、大片林海,听到的是鸟鸣啾啾、流水潺潺,呼吸的是清净新鲜的空气,一种自然和谐之美让人心旷神怡,陶醉流连。

  “作为‘生态涵养保护支撑区’的县份之一,康保只有不断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才能担负起为首都保水源、堵沙源、送清风的重大职责,才能拥有更加广阔、更加多元的发展空间。”康保县委书记冯印涛说,“要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工作来对待,坚持不懈地抓实、抓好、抓出成效。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环境与发展相协调、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绿色崛起之路。”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康保县委、县政府把生态建设作为全县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确立了“加快绿色崛起,建设生态大县”战略。

  该县从2013年起,投资18.8亿元,利用8—10年实施“环首都百万亩新型生态屏障”工程,努力打造冀北边界绿色示范、生态建设先行区,为环首都生态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坚实的生态基础

  康保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坝上高原,西、北、东三面均与内蒙古接壤,历史上曾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地方。近年来,康保县委、县政府在推动生态建设工作中,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气爽的生态大县。截至2013年,全县累计实施生态工程330多万亩,草场盖度达到85%以上,林地总面积达到214.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如今,驱车进入夏日的康保,已是满目苍翠,碧草如茵,绿浪连连。

  科学的建设模式

  今年,康保县将紧紧抓住“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京张联合申奥”三大机遇,以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为抓手,不断创新造林模式,在去年完成林业工程21.26万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林业建设项目26.5万亩。

  创新造林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原则,坚持谁造林、谁受益,积极探索多主体、多形式的造林投资模式,用财政撬动社会资本。目前,县财政筹资27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达1亿元,引进专业公司、种植大户20多家。一是政府主导造林,以县财政出资为主体,国家林业项目资金相配套,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公开向社会招标,由中标方组织专业队营造,包栽植、包管护、包成活,三年后移交林场和林业局管理;二是社会投资造林,政府协助流转土地,由专业公司、种植大户独资承包造林,自行管护经营;三是股份合作造林,采取“以育代造”和“以造代育”方式,推行“公司+基地+农户”股份合作制,对间苗收益按比例分成,政府按照造林规模和品质给予300—400元的项目资金补助;四是农户自主造林,农民自主造林,验收合格后按照造林规模和品质给予300—400元的项目资金补助,实现林苗一体化经营;五是义务造林,由政府统一规划地块、统一采购调运苗木、统一技术指导,单位和企业完成整地、栽植、浇水及管护,切块挂牌,一包三年,并将列入年度考核目标。

  丰硕的造林成果

  按照“沿边筑屏障、区域建林网、灌草固尘沙、保护加涵养”的总体规划,康保在与内蒙古接壤的县域东、西、北三面和浑善达克沙地风沙入京的主要通道和沙源地,实施了长100公里、宽15公里、控制面积200万亩的生态屏障体系工程。这一生态建设工程涉及该县8个乡镇、122个行政村和4个林牧场,将重点建设南天门、青皮山等8处森林公园景点,建造防护林100万亩,其中含退耕地造林34万亩、补植完善造林47万亩、荒山造林15万亩、草场和道路等绿化4万亩。

  据康保县有关部门的人员介绍,生态屏障体系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71%,比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增长50%,活林蓄积量约增加600万立方米,固定值产创收24亿元,蓄水量约增加800万吨,空气质量更加优化。届时,工程区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净化空气、控制水土流失、带动农民增收的功能将会明显提升,环首都百万亩新型生态屏障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将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丰收”。(记者 张余 通讯员 胡年帅)

关键词:康保,生态,造林

责任编辑:曹明
备案序号:冀ICP备08003586号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7*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