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关系是最基础的社会组织。由于国家观念并不被刻意强调和突出,家族——家庭——个人构成了社会的基本框架。 在计划经济时代,“单位”成为城市居民社会空间的组织基础,控制和调整个人在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在单位体制之下,城市——单位——家——个人,呈现为自上而下的线性关系,而“单位”则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之后,商品房逐步取代单位分房,社区成为城市最基础的构成单元,城市——社区——家——个人成为基本的组织结构。取代 “单位”,社区自然而然地成为城市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集中于“单位”的矛盾转移到了“社区”中来,并伴随着城市人口几何级的增长而成倍放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从1982年的21%提升到2012年的52.6%,城镇人口已达7.1亿。而在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后,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城镇化率仍将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也将进一步增加。 城镇化飞速发展时期,城乡二元结构、城市社会结构的转换与重新组合,不仅使原有的深层次矛盾暴露出来,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包括居民权益保障问题、困难群体救助问题、医疗卫生服务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基础的稳定对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在调节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在从城市到个人的整个链条中,社区却长期处于缺位状态。比如对于老人而言,走出房门便没有了去处,与老朋友也没有一个沟通交流的场所,导致老人们越来越孤独。 在家庭和城市之间,社区这个缓冲带不可或缺。社区幸福,才有可能让城市更幸福、让家庭更幸福、让个人更幸福。 如何让居民在社区更幸福?北大资源认为,开展社区居民共建,让居民在社区建设中实现“共有共建共享”,积极促成居民共建社区安全与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社区在纽带作用。 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从行业到政策,都要求开发商紧紧围绕“人”,以业主为核心,满足业主各个层次的需求,这需要多方共同配合,甚至连业主都要转变角色,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社区开展居民共建,让业主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保障居民们行使自己的权利,让居民参与管理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符合社区居民内心愿望、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基层民主建设,通过居民会议来讨论决定社区内的事务,才能避免其权利被僭越,从而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使社区不和谐因素及时得到解决。 基础——共建式物业服务 “业主利益高于一切”似乎越来越成为一句冠冕堂皇的口号,口惠而实不至,物业纠纷、房产纠纷等案例因此屡见不鲜。 中国内地的物业管理发端于深圳,1981年3月,深圳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物业管理企业——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从物业公司出现的那一天起,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就开始“剪不断、理还乱”。在一次网络调查中显示,有78%的网民对自己所在的小区物业颇有微词,如此,社区又怎么会幸福? 物业与业主之间的不和谐由来已久,每次冲突都集中的体现在对物业公司的服务不满,或者公共权益被侵犯,业主用拒交管理费或集体声讨的方式予以维权。 物业服务模式不改变,业主很难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 谋定而后动,北大资源正在积极转变观念,未来,我们的物业在为业主提供诸如安保等服务外,还会扮演新的角色,引导业主参与社区共建。 在北大资源新文化社区,物业将不再只是一个服务机构,在传统物业服务和专项物业服务的基础上,它将成为社区业主的伙伴,积极配合业主及其他机构开展居民共建工作,引导社区居民建立如读书、自行车、象棋等各种社团,激发社区民众的普遍参与热情。通过设立议事室、召开楼道会议,加强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建立社区网站、电子居务查询台实行居务公开,增加社区管理的透明度;通过组建“业主委员会”和“社区管理监督员”增强居民民主参与意识;对群众意见大、影响居民生活的事情通过召开听证会、民情恳谈会、楼道会等形式来解决。 引擎——社区社团 以1904年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抗俄铁血会为起点,北大社团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后,为打破迂腐的风气,让学子们恢复朝气,他积极倡导和支持学生社团,在其领导下,北大社团纷纷成立,极大改善了校风。社自北大始,社团成为各大学的保留项目,新生入校,必会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 北大资源将社区社团引入社区,以社团为引擎传递北大文化,凝聚居民生活文化,发掘城市文化;从而形成从“家——社团——社区”的新文化社区建设路线。 通过引导与组织各社团自发表演等形式,将大家耳熟能详的校园社团招新、社团文化展示场景带入社区,真正将北大文脉引入社区。 社区社团一方面是以互助协会的形式服务业主。召集志愿者,成立居民互通互助的平台——志愿者之家会,组织义工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提供扶助服务;并帮助每个居民在社区找到自己需要的社区社团,如组织并引导老人加入老年人互助会,形成互帮互助的社区风气。同时,社区社团与物业公司、居委会形成良好合作关系,通力合作,共建幸福社区。 另一方面,鼓励成立如读书、自行车、书法、舞蹈等社团,并为其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以社区社团为核心细胞,举行社区文化节;以自主策划,自主管理为原则,营造社区文化氛围,打造一场真正居民共建的业主大会,在提高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同时,也为居民创造一个讨论社区事务的时机。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进来,居民参与社团可以获得奖励,如社区文化积分,积分前十的业主在业主大会时可获得相应奖励奖章,并享有部分社区优质服务,如社区农田等。 同时,北大资源还会成立客户服务管理中心,实现多部门无缝衔接,并监督社区相关工作,客户服务人员甚至会引导并参与到社区社团工作中,与业主共同参与社区共建。 载体——新文化中心 如果社区本身不再是人们生活世界重点关心的一部分,社区中居民利益的纽带关系不复存在,社区也就会名存实亡了。 因此,维系人际间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开展社区居民共建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全民开放的公共空间。 每北大资源的一座社区都有一座新文化中心,它是社区的精神文化堡垒,它是社区居民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公共场所,是社区各类自发兴趣组织、协会的聚集点。新文化中心通过举办北大文化活动、城市文化活动、居民文化互动等增强业主彼此间的了解,让业主们亲如一家。 每一座新文化中心都会有一个社区居民馆,它是社区的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及居委会的办公场所,是“社区居民共同的家”。社区居民馆是业主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的场所,选举社区业主委员会成员、监督社区财务、讨论决定社区重大事务等均在此进行。例如,社区成员大会推选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组织社区的换届选举工作;从候选人的产生、选民资格的确认、选票的发放、投票、计票到最后产生新的业委会代表,都在社区居民馆以公开、透明的状态下进行,让群众选出自己信得过的当家人,从而真心的拥护、真心的支持社区物业开展各项工作。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桥梁,社区的文明和谐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虽然让业主参与社区共建目前还停留在构想阶段,但 “画竹,必先成竹于胸”,北大资源准备共建式物业服务、社区社团、新文化中心等三方发力,致力于创建居民共建的新文化社区,让幸福宜居的社区成为城市和家之间的缓冲带! |
关键词:社区,居民,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