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残联以“保障全覆盖,同步奔小康”为目标,以市委41号文件为指导,以完善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和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重点,以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出台惠残政策和创新残疾人服务形式为抓手,全面推动残疾人工作再上新台阶。
摸清底数。为准确掌握全市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需求情况,进一步密切与残疾群众的联系,从2014年1月14日到6月15日全市开展残疾人基本情况和需求情况大调查,建立起较为详实的全市残疾人基本状况和需求动态数据库,为党和政府出台更多惠残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强化保障。从生活、医疗、住房、就业、教育五个方面入手,保障残疾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能治病、能就业、能上学。在生活保障上,对符合低保、五保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五保范围;持有残疾人证的盲人和其他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低保在原有基础上浮动20%;对处于低保“边缘”的残疾人家庭,优先纳入。在医疗保障上,鼓励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居民医疗保险,重度贫困残疾人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补助资金解决;将市属12家医院全部确定为助残医院,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的医疗服务。在住房保障上,在各级政府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争取对农村残疾人予以优先和重点安排;在城镇,残疾人符合廉租住房配租政策的,将残疾人按残疾程度单列加分项目进行累计加分,确保住房困难的城镇残疾人优先纳入政府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在就业保障上,组织开展一系列就业援助活动,为有就业能力的未就业残疾人搭建就业平台。在教育保障上,充分利用各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残疾人扶贫基地的教育、技术资源,广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农业技术大培训;认真落实对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上学的各项优惠和救助政策。
服务到位。康复服务,按照省级康复示范基地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康复、托养服务网络建设;做好白内障复明等康复项目。托养服务,建立有托养需求的残疾人动态管理数据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形成通过社会机构为残疾人提供类别化、个性化的日间照料托养服务新模式。扶贫服务,优先安排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技能培训;认真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小额信贷工作;巩固完善已建残疾人扶贫基地。文体服务,加强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工作,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周”等活动;在条件较好的社区,建设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维权服务,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普遍推广残疾人法律服务便民卡的使用,开通残疾人法律服务绿色通道。
机制健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承办、社会参与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残疾人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机制保障。(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