圪渣饼,这个名字的由来。缘于阳原当地人称“锅巴”为“圪渣”。算起来阳原县揣骨疃镇制作的名贵糕点“圪渣饼”,已有近五百年历史。
传说,明永乐年间揣骨疃一糕点师傅在制作点心时,随手将剩下的一小块面团捏成了一薄片,经烘烤,烤出了金黄色的薄如纸的点心,一品尝香脆可口,后经反复试验,制出了“圪渣饼”。在清朝咸丰年间,出任滨州知府的揣骨疃人李增光,曾将揣骨疃圪渣饼进贡朝廷,慈禧太后赞不绝口,从此,圪渣饼成了宫苑膳食的上乘糕点,遐迩闻名。
圪渣饼一直是阳原县的美食品牌。来到阳原,如果不参观一下圪渣饼精细的制作过程,不品尝一下圪渣饼的酥脆口感,那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带着这样的心情,记者一行人来到圪渣饼现在传人程振全及其子程玉斌的店内,可惜,主人外出不在。我们辗转又找到了程玉斌的徒弟马材忠在西城的加工点,马师傅说,制作圪渣饼选料精良,工艺考究,火候适中,配料、和面、看炉是圪渣饼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眼前的圪渣饼只有2毫米左右厚,呈半透明圆形状,色泽金黄,有着油脂性光彩,再加上扑面而来的一阵阵香味,不禁令我们食欲大开。掰一小块入口,酥、脆、香、甜,可口异常。
圪渣饼作为馈赠礼品已享誉国内外,连外国朋友品尝后都无不赞“OK”。但在国内,由于圪渣饼是手工制作,未能批量生产,再加上当地加工的圪渣饼销路不畅,未能打入各地市场,同时由于利润低,许多工艺师傅改行,使圪渣饼工艺渐成失传之势。
目前,当地政府已着手制定保护计划,将在五年内投入大笔资金,用于圪渣饼的设备改进和工艺培训。同时对加工户重点扶持,且加大宣传力度,招商引资,不断开辟国内外市场,在有关城市建立销售点,形成规模经营。相信用不了多久,阳原揣骨疃的圪渣饼就能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百姓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平民”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