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中国教育学会发起,全国64所高中开始试水中国大学先修课(CAP),大学生的基础课程登上了学有余力的高中生们的课程表。然而,议论随之而起:这一课程是否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究竟有哪些学生能从中受益?会不会引发新的教育资源均衡问题?(据《光明日报》)
一场有关CAP的讨论在教育界引起围观。之所以讨论如此热烈,原因在于CAP课程尚在蹒跚学步的阶段,能否成为一种倒逼机制,撬动高考制度的改革,仍需实践验证。
多年来,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单一化人才选拔模式备受诟病,高考制度改革成为教育领域的集体期盼。终于在不久前,改革之举千呼万唤始出来:今年9月,在部分省份试行不分文理科的高考制度出炉。摒弃应试教育、破解唯分数论、引导学生根据进行特长专业选择,高考勾勒出一幅令人期待的图景。理论上,CAP课程的初衷正是对这政策的侧面补充: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跳出机械化学习,为他们开拓视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同时也帮助高校选拔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所以,CAP课程存在有其现实意义上的合理性。
此外,CAP课程的出台与再次推进可谓跟上国际教育的脚步。大学先修课程(简称AP)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经过50多年发展,AP课程已被40多个国家的3600所大学承认,可作为录取学生的参考标准。伴随出国留学热的兴起,AP课程被众多国际班引进。不得不说,CAP课程一定程度上借鉴了AP课程的模式,以探索拔尖人才选拔模式。从长远来看,与国际教育进一步接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考试制度的创新与变革。
的确,CAP课程的前景值得期待。从学生个体角度而言,通过CAP课程,其可以体验大学教育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兴趣志向。对大学自主招生来说,在相对完备的课程标准下,依据学生的测试成绩选拔人才更公平、更开放。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建设而言,这同样是加强大学与高中学段衔接的途径。
然而,愿景美好,任重道远。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尚在探索阶段的CAP面临着诸多问题。课程建设不够严谨规范、由知名高校主导设计、适用范围有限等都尚有待解决。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CAP课程有着不同于AP课程的发展背景。会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和二次高考,成为CAP课程备受质疑的关键点。
当下解决这一矛盾,取决于CAP课程能否有自己的精准定位,以及基于这一定位下的标准化课程设计、合理的成绩评定方法。毕竟,CAP课程是为学有余力和在某方面有兴趣特长的学生而准备。作为高考以外的课程补充,CAP要想发挥作用,需要拥有更广阔的平台,为更多高校认可。否则一旦成为个别的大学的掐尖手段,CAP必将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淖中。